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School of Mechatronic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科技创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JN江南官方 -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XML 地图

喜讯|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先进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创新团队获“佛山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2023-08-18

今年4月,共青团佛山市委联合市文明办、市直机关工委、市新闻传媒中心、市青年联合会共同发起颁授“佛山青年五四奖章”暨第五届“佛山十大杰出青年”“佛山十大杰出青年集体”推选活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先进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创新团队获“佛山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该团队依托我校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面向智能机器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扣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需求,长期致力于进机器人技术与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工作。面对佛山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情况,坚持以突破制约佛山卫浴、铝型材、五金等产业智能化生产的关键技术瓶颈为目标,主动承接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与技术攻关,克服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相融合的困难,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项,研发成果“卫生洁具机器人集成智能产线关键技术”与“铝型材生产智能优化技术”先后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的推动了相关领域智能化生产技术的进步。并且团队累计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200余人、企业技术骨干30余人,形成的“平台共享、三链共融、五创共铸”教学成果主持获2021年度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5月27日,第十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中山大学圆满落幕。机电学子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从全省808个终审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我院参赛项目《基于视知觉计算的葡萄无损采摘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夺得特等奖1项的好成绩。

赛前,学校党委骆少明书记多次关心,钟飞健副书记到比赛现场看望参赛同学,学院党委多次组织参赛作品打磨会,为他们加油鼓劲。赛事期间,上级领导和组委会专家到展位与我院学子亲切交流,参赛同学受到媒体采访报道。《基于视知觉计算的葡萄无损采摘机器人技术与应用》作品充分展现了学院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成果,体现了学子们勇攀科技高峰的信心和决心,展示了新时代青年学子青年的勇气、奋斗和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挑战杯”是创新的孵化器,是青年实践本领的大舞台。今后的挑战路上,机电学子将继续前行,永不停歇!

近日,佛科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肖辉副教授在镍基高温合金增材制造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Grain structure and texture control of additive manufactured nickel-based superalloy using quasi-continuous-wave laser 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为题于20233月发表在制造领域顶级期刊《Additive Manufacturing》上(中科院1Top期刊,影响因子:11.632)。这是我校师生首次以第一作者、第一单位在该期刊上发表金属增材制造领域方面论文,是我校机械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阶段性成果。

该研究针对金属材料室温应用和高温应用对合金晶粒结构与织构的不同需求(高温应用:定向柱晶或单晶;室温应用:随机取向的等轴晶),突破传统连续激光增材制造思路,提出准连续激光调制工艺对熔池凝固模式晶粒结构凝固织构进行定制化调控,并采用熔池在线检测、熔池数值模拟及微观结构表征等手段研究了典型工艺下熔池动态特性与非平衡冶金机理。准连续激光调制工艺极大改善了熔池凝固条件,并引入了熔池周期性原位重熔,通过调制激光参数可实现枝晶生长与凝固组织的定制化调控。论文研究成果不仅拓展了现有金属增材制造工艺,还丰富与深化了增材制造熔池非平衡冶金理论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200106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2021A1515010413)和广东省粤佛联合基金(No. 2019A1515110274)项目的资助。

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以“全国样板党支部、全省标杆院系”“头雁工程”为引领,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带动,把博士点建设与学校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整合优质资源,积极推进重大平台建设,孵化更多高水平研究成果,努力突破申博瓶颈,以实际行动全力攻坚博士点建设工程,为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调动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增强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领大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4月12日下午,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在仙溪校区C6-105教室召开2023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学院党委副书记张福英、全体辅导员200余名本科生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团委书记燕晋峰主持。

    会上,学院团委书记燕晋峰燕晋峰从团队组建、策划调研、沟通协调、宣传报道和成果共享五个方面介绍了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和注意事项,希望同学们积极响应号召,踊跃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国情民情,提高思想认识,丰富社会阅历,提升综合素质。

    佛晓之光实践团队负责人张国华同学结合自身经历,围绕社会实践主题选择和申报书的撰写、招募队员、组建团队、活动开展、总结提炼、费用报销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解读,帮助同学们掌握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

    复苏之风实践团队负责人叶楷同学通过项目讲述和视频展示的方式,以团队组建和成员分工为切入点,强调要充分发挥每位同学的优势专长,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图文、视频宣传,提高实践活动的影响力。 

最后,张福英作了动员讲话。他强调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平台,鼓励同学们走出校园、走向基层、走进企业、深入社区,在社会实践中见风雨、长才干、壮筋骨,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树立远大理想,勇担时代责任,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发展紧密相连;二是强化指导和安全教育,建立应急预案;三是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优势,扎实开展实践服务,展现我院学子的良好形象。

    本次动员大会吹响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角,教育引导同学们深刻理解“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明确了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筑牢了同学们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理想信念,为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月14日下午,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在仙溪校区C6-105举办“机电开讲啦”系列讲座。本期讲座邀请广东世创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小虹先生作题为“积极准备,顺势成才——工科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的专题报告。讲座由学院机械设计制造系主任王凯教授主持。 

在专题讲座中,董小虹先生深情分享了他从事机械行业40余年、创办公司30余年的心得感悟和经验积累,同时就本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行业前沿知识和创新、对应人才需求和技能做出了深刻分析和解读。他特别强调了本科期间需要学习的基础知识及需具备的专业技能,强调了多开展本行业相关实践以提升自身就业能力的重要性。他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同学们在大学的学习要刻苦一些,多为未来做谋划和准备。在毕业之后要认清当下的时代发展新形势,顺势而为,在天时地利与自己的努力高度契合的条件下,自己的人生选择才能达到理想中的效果。”鼓励同学们在坐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天时和“立足湾区,面向世界”的地利,应当积极争取“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人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会后的交流环节中,董小虹先生仔细耐心地回答了现场同学的提问,同时鼓励大家要终生学习、不断探索、积极创新,同学们都表示收获颇丰,是切实需要的学业指导和迷茫时的人生指南。 

    董小虹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现任广东世创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在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技术、装备设计与制造和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等离子涂层)等领城有丰塞的经验。同时,他担任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副会长、全国热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曾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等省部级奖励十多项、主持和参与制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8项、共授权和申请专利43项、撰写科技论文37篇、主持省部级重大项目7项。


为进一步促进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引导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3月30日晚上,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在B1-428会议室举办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赛经过学生自主报名和项目初审,共有7支队伍参与本次角逐。本次比赛由曾亚光教授、吴茂高级工程师、陈明猷博士担任评委,张福英副书记、王超鹏老师现场观摩。 

评审环节分为项目展示和答辩两个环节。首先,各参赛团队依次对竞赛准备情况进行逐一汇报。在陈述环节,各位项目负责人分别从项目背景、产品与技术、公司战略、市场竞争、商业模式和项目团队进行了阐述,重点围绕作品的科技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陈述展示。答辩过程中,评委老师结合项目计划书、项目负责人的PPT进行提问,对各参赛项目的技术要点、商业运营模式、市场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逐一点评,并对参赛队伍就项目展示环节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曾亚光教授代表评委组对整场比赛进行了点评,他指出参赛项目专创融合,展现了学院创新创业工作的特色和工科学生在科研方面的努力,建议参赛队伍要进一步研究评审规则,全面严谨、逐条对照打磨项目,进一步完善项目质量。

比赛结束,张福英作了总结发言。他代表学院对3位评委老师的支持和参与表示感谢,对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辛勤付出表示肯定。他指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以赛促创的重要平台,对于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参赛队伍要不断提炼和打磨项目,加强舞台表现力,充分展示当代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风采。

    最后,现场举行了颁奖仪式,学院领导、评委为获奖的参赛团队颁发了荣誉证书。

    本次比赛展现了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子的创新创业精神,对于激发学院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下一步,学院将继续做好谋划、科学部署,提升项目品质、助力学院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各班级:

       根据学校团委《关于举办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第十五“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经各团队自主申报,学院团委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拟推荐名单如下:

序号

项目名称

指导老师

学生名单

1

基于拉伸流变原理的转子泵式新型挤出机

李伟,童俊,张海琛

杨云龙 朱梓峰 罗宇杰 黄枢扬 张嘉豪 邱志鹏 黎一平 林志忠

2

一款slam自主导航机械固沙车

郗志刚、黄斌

王钦校 杨越鹏 林玉龙 李海铭 朱嘉乐 朱烨华 韦雄泳 林宗健 蔡超恒 杨志豪

3

基于智能路径规划的跨楼层自适应喷洒机器人

付为杰

梁志斌 曾宪河 覃永毅 黄永聪 梁世鸿

4

近海潮汐自清理系统

黄斌

易建业 叶重均 谢文骏 韩绮莉 林家旋 张永岷 周伟滨 卢焯昇 叶文彬 吴奕城

5

三角转子式双通道拉伸流变挤出机

李伟,童俊,张海琛

文锆恒 康楚杰 郭浩锋 胡天宇 陈文俊

6

定制家居板材尺寸自动检测系统

罗陆锋,王金海,李丽娟

刘炳飘 杨俊航 张露 沈学钊 王明娟 吕嘉烺 冼炫坚

7

一款校园室内外无人分拣配送物流机器人

张心明,付为杰,张忠波

廖溥立 阮剑媚 许嘉豪

8

无碰撞采摘机器人

陈明猷,罗陆锋,卢清华

尹巍 丁新洺 全伟鑫  杨景涛 黄家辉 刘炳飘 蔡景辉

9

大型压力容器无损探伤机器人自主导航系统

吴俊君

刘玮涛 周树鸿 秦宁威 黄锦佳 陈锦鹏  刘曦林 张先卓

10

基于机器视觉的布匹缺陷检测装置研究

陈海初

苟博 蔡保谦 王志文

11

脉动人生-心房颤动智能检测穿戴设备

王志锋,童俊

严浩涛 谢浩彬 吴泽涛 文吉昌 朱敏仪 黄奕林 植伟麟

12

基于PSO-BA及语音交互的自动驾驶轮椅

郗志刚,黄斌

陈乃存 林玉龙 蔡超恒 吴凡 谢铎源 王善添 吴国良 李国文 陈其森 殷德健

13

一种新型自行车/摩托车减振系统

柴牧,陈勇

陈康权 叶春生 高翎玮 何杨卫 郑良达 李欣

14

多模式绳牵引刚柔结合夹持器的研究与应用

韦慧玲,陈为林,卢清华

覃晓璐,黄浪青,韩绮莉,黄泽曜,郑兆天,莫嘉诚

15

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

张云志,李丽娟

曾泽杰 黄皓杰 郭永常

 

 

公示时间为2022年11月9日至2022年11月11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署名向学院团委反映。

联系人:李丽娟(B1 -237)联系电话:0757-82267520

 

共青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委员会

2022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