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0757)82716895
学院网址:http://www.fosu.edu.cn/spoe/
学 院 简 介
学院设有光电信息工程系、光源与照明系、物理学系及物理与光电实验教学中心,开设了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源与照明三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000多人,硕士研究生10人,联招博士研究生2人。物理学专业创办于1958年,1996年升为本科,2014年获学科教学(物理)硕士授予权。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创办于2002年,教育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广东省重点专业、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专业,通过了IEET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光源与照明专业创办于2011年,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广东省特色专业。光学工程学科2018年获国家学术硕士点并入选广东省重点学科,2019年再次入选软科中国最好学科——光学工程学科前50%排名榜,排名第44位。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9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0人,博士学位教师41人,教育部大学物理教指委中南地区委员1名,广东省本科教指委3名,全国优秀教师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广东南粤优秀教师4人。
学院拥有广东省半导体微显示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激光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健康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半导体照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佛山市智慧植物工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佛山市健康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佛山市激光特种系统和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佛山市光电创客空间、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研创新为动力,面向广东及佛山经济建设,瞄准高科技发展趋势,承担了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获得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奖励。
学院坚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高度重视产教研学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创办了半导体光学工程产业学院,汇聚企业资源,推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改革教学育人模式,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学院经过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其中大部分已成为国家建设的骨干力量,并造就了一批成就突出的学者、专家、教授和管理人才,在国内外施展才华。
物理学专业
|
我院“双聘院士”姚建铨教授为新生讲专业教育第一课 |
|
我院学生在历届广东省大学生物理实验设计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
|
物理学专业学生以第一作者在物理学国际顶尖期刊PRL、PRA发表多篇论文 |
|
物理学专业学生参加师范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
专业简介:本专业创办于1958年,1996年升格为本科,2014年获教育部教育专业硕士授予权,2018年达到了教育部监测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一级标准。本专业师资实力雄厚,拥有广东省教学名师1名,南粤优秀教师3名,还聘请了中小学校长和教学名师作为客座教授。人才培养质量优秀,近三年来本专业师范生参加“华夏杯”全国物理教学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与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竞赛等,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2项:广东省高校师范生技能大赛(物理组)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部分毕业生目前已经是高校知名学者教授、国家优青、珠江青年拔尖人才和中小学校长。
学制学位:本科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物理理论基础、良好的实践能力、善创新、敢创业,能在物理、新能源、储能等领域从事教学、管理、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包含了物理学(师范)和物理学(储能)两个方向。在完成物理学专业要求的核心课程基础上,两个方向各有侧重。
物理学(师范)注重教育教学类课程、教师技能实践环节,开展创客实践教学和教师技能训练四年不断线,为培养学生将来从事教育类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物理学(储能)理工交叉,开设新能源及储能类课程,开展储能器件制作、科研训练等实践环节,为培养学生从事新能源汽车、绿色电力等相关工作打下基础。本专业鼓励学生通过专利授权、发表论文、参加学术竞赛等方式取得创新学分。
主要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学、电动力学、理论力学、传热学、热力学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数学物理方法、半导体物理、电子技术、电路原理、新能源材料、储能原理与技术、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专题、教师技能训练、创新教具制作(或储能器件制作)、科研训练、教育实习(或产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就业方向:
物理学(师范)毕业生基本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中学、中职学校及相关教育机构或光电企业等从事教学、管理或技术开发或高校深造。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学校对物理教师的需求大,各教育机构对师资的需求量不断攀升,本专业的就业形势好,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100%。
物理学(储能)毕业生适应性强,就业面广,可在新能源汽车、绿色电力等储能行业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产品研发、生产及企业管理等工作。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
高教司原司长张大良视察我院半导体光学工程产业学院 |
|
高层次人才团队带领学生研发的设备 |
|
学院教师参加2019年IEET认证证书颁发典礼暨两岸四地工程教育论坛 |
|
学生参加“挑战杯”、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国家级奖励等优异成绩 |
|
学生赴境外交流 |
专业简介:
本专业创办于2002年,教育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广东省重点专业、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专业;通过了IEET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养的毕业生专业能力及素养达到国际标准,获得华盛顿协议中世界各国的认可。本专业依托的光学工程学科为广东省重点学科、国家学术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连续两年入选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榜前50%第44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人,获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达100%,拥有海外经历教师占比达73%,拥有工程背景教师占比达53%。近2年,本专业学生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国家级、省级奖项30余项,作为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22件。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优秀,部分学生到美国罗切斯特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各研究所、中山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部分学生到国内知名大型光电企业工作。本专业毕业生近三年就业率达100%,毕业生平均薪资全省名列前茅。该专业跟香港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建立密切的学术交流关系。
学制学位:本科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1. 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
2. 具有对光电信息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设计与开发的专业能力;
3. 具有光电信息相关领域项目的实施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适应技术、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
主要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应用光学、物理光学、信息光学、光纤通信、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电传感与检测技术、光电显示技术、光学透镜设计(Zemax)双语、工程计算软件(MATLAB)双语、虚拟仪器技术(LabVIEW)、光电信息与技术实验、专利检索与写作、科技论文中英文写作双语、创新制作等。
就业方向:学生能在OLED显示、光学精密仪器制造、光纤通信、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等行业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产品研发、生产及企业管理等工作。近年来,毕业生备受国星光电、佛山照明、腾龙光学等大型光电企业欢迎。
光源与照明专业
|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视察我院半导体光学工程产业学院 |
|
学生赴境外交流 学生参加深圳光博会 |
|
光源与照明专业学生参加深圳灯光管理中心课题调研 |
|
学生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物理著名期刊《Frontiers of Physics》(SCI二区,影响因子2.579) 范冰丰博士项目小组建议获《珠江时报》报道 |
|
光源与照明专业学生钟蓉璇获“中国电信奖学金˙飞Young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 |
专业简介:本专业创办于2011年,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广东省特色专业,2019年中国大学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排名第4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俄罗斯院士1名、泰山学者1名、珠江青年拔尖人才1名;获博士学位教师占比100%,有工程背景教师占比70%;拥有广东省半导体微显示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健康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半导体照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佛山市智慧植物工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佛山国星光电公司等光电龙头企业创立了半导体光学工程产业学院。按照“成果导向、崇尚实践、追求卓越、致力创新”的理念,培养卓越工程师。毕业生培养质量优秀,部分学生到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达100%,毕业生平均薪资全省名列前茅,备受国星光电、佛山照明、欧司朗等企业欢迎。
学制学位:本科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1. 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
2. 具有对光源与照明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设计与开发的专业能力;
3. 具有光源与照明相关领域项目的实施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适应技术、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
主要课程:半导体物理、气体放电光源、半导体照明器件与工艺、工程计算软件(MATLAB)、工程制图与AutoCAD、应用光学、光度学原理与测量技术、光学透镜设计(Zemax)、照明配光设计、照明设计、半导体照明散热设计与分析、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程序设计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光电传感与检测技术、光源电器原理与技术、光源与照明实验、LED封装实训、照明工程实训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在半导体芯片制备、LED封装、灯具设计、照明设计、光学设计、健康照明、植物照明、驱动电源等企业工作或继续在高校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