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的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的时代楷模。” —习近平
胜日寻芳泗水滨,又逢三月花开时
沐浴着三月的春风
我们总会想起一个不朽的名字–雷锋
雷锋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在这场全民抗“疫”中,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青年学子秉持着“雷锋精神”,积极投身防疫志愿服务,用一颗颗爱的心,完成爱的接力,让雷锋精神在抗“疫”中闪光。
浓浓感恩情—爱心捐赠暖人心
“老师,请问学校还需要酒精吗?我家有,可以送过来。” 2019级物理学(师范)1班陈锦婷同学的一条微信消息打破夜晚的宁静。经过询问,原来是陈锦婷同学想把家里的五箱浓度为75%的酒精(共价值约1000元)捐给学校。不仅如此,陈锦婷同学在疫情防控期间主动报名成为梅州市五华县转水镇里塘村村口疫情防控点的志愿者,为村里出入人员测量体温、登记出入车辆信息、记录热心村民在防控点的物资捐赠信息。当学院组织师生捐款时,她毫不犹豫又捐了20块钱,希望能再为疫情防控尽一份力。谈及行为的出发点时,她说:“我是一个集体归属感强的人,学校和我的家园都是我所归属的集体,集体需要我,我就为它们出一份力。”
陈锦婷同学捐赠的5箱酒精已于3月10日送到学校
铮铮党员情—不辞辛苦勇担当
刚刚参加完考研初试的黄俊华同学,是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书记。大年初五,他主动报名成为南海区狮山镇塘联新社村的志愿者。他说:“冲锋在前,为人民服务是一名党员的根本诉求,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党员,我必须尽最大可能参与到这次防疫工作。”当遇到需要人值夜班时,他挺身而出,主动选择值夜班,通常一工作便是12个小时,从晚上8点到早上8点。问及主动请缨的理由,他说:“我还年轻,能够在深夜不打盹,保持清醒”。黄俊华同学主要负责夜间检查本村村民的体温和记录外来工体温、回村时间、户籍、回乡轨迹、接触人员等相关信息。令他感动的是,所有的村民都能自觉隔离、自觉接受检查、自觉配合他的检查和记录。
黄俊华同学为夜晚出入村口的人进行登记
并肩战疫情—巾帼母女齐上阵
2017级光源与照明(卓越工程师)2班傅杰彤同学在南海区西樵镇大同社区做志愿者已经超过十年。平时寒暑假,她都会协助辅导社区艺术兴趣班和托管班的小朋友。今年由于疫情原因,社区的活动取消了。全国都号召“少出门”之际,傅杰彤的妈妈是社区工作者,却时常奔走在一线。在妈妈的带动下,她和两位闺蜜主动报名成为社区的志愿者。她说:“虽然是受妈妈的‘怂恿’,但是想到自己一名预备党员,在这个严峻的时刻应该挺身而出,跟广大的志愿者共同守护社区,为国家和社会分忧”。于是她成为了站岗志愿者,为进社区的人量体温,跟社区各个房东和企业对接,了解每个归来复工的人的身体状况。从2月15日至今,她已经值班将近一个月。虽然学校已经开始网络授课,但是她的志愿工作没有中断,值班时间调整到了周末,有时也需要值班到晚上10点。志愿者的经历让她受益良多,今年参与防控疫情,让她对志愿者有了更新的认识。她提及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在复工复产的前几天,外出归来的务工人员人数激增,志愿者工作难度骤升,当遇到一些不太会使用手机功能的工人,只能一步步教导他们申请填办电子通行证。虽然天气炎热,有时会口干舌燥,但坚守在岗位的志愿者们没有烦躁,依然耐心教导。用自己小小的肩膀守护自己的家园,是她对雷锋精神的诠释,也是从妈妈那里传承的信念,好家风为战“疫”输送不竭的能量。
傅杰彤同学和妈妈一起做记录
青春有担当,抗疫正当时。在疫情防控的斗争面前,学院共有30多名同学舍弃假期,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主动报名参与防疫志愿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青春力量。疫情是“冷酷”的,青年学子用“热血”传承雷锋精神,用热情践行时代担当。在践行和传承中,雷锋精神永不褪色,有了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指引着更多的青年学子一往无前,逆行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