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江南·(官方)官网入口-江南 SPORT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告 >> 正文

信息公告

关于举办广东省第五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04-15

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198号),现将该赛事校内选拔赛的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敢为人先放飞青春梦,勇立潮头建功新时代

 二、参赛对象

     本科生、研究生(硕士、博士)以及毕业五年内(2014年之后)的学生都可以参赛

 三、参赛项目类别

 参赛项目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讯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 紧密结合,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 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 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 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 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参赛项目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

2、“互联网+”制造业,包括先进制造、智能硬件、工业自 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

3、“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 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工具软件、社交 网络、媒体门户、企业服务、下一代通讯技术等;

4、“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包括广播影视、设计服务、 文化艺术、旅游休闲、艺术品交易、广告会展、动漫娱乐、体 育竞技等;

5、“亙联网+”社会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 财经法务、房产家居、高效物流、教育培训、医疗健康、交通、 人力资源服务等。

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互联网+”只是大赛的代表符号,所有的创新创业项目均可参赛,不必拘泥于“互联网+”项目。

 四、赛道要求

 (一)主赛道

1、创意组:未完成工商注册(2019531日前未注册)的在校生(本科生、研究生)项目可以报名此组别。

2、初创组:注册未满3年(201631日后注册)且融资不超过1轮的,法人股权不少于10%,成员股权合计不少于1/3

3、成长组:注册满3年(20163月日前注册)或未满3年但融资2轮及以上

4、师生共创组:参赛项目中高校教师持股比例大于学生的只能参与此组别。参赛项目必须注册公司且注册不超过5年(201431日后注册),师生均可为公司法人代表。参赛项目股权结构中,师生股权合计超过51%且参赛学生成员合计股权不低于10%

(注意:对于教师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①未注册的参加创意组;②学生股份大于老师股份,可以参加初创组或成长组;③老师股份大于学生股份,可以参加师生共创组。)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凡是有利于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有助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项目均可参与此赛道。

1、公益组:在校生和毕业5年内的校友均可参赛。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者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师生共创的公益项目,若符合“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要求,可以参加该组。

2、商业组:在校生和毕业5年内的校友均可参赛,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司的项目均可参赛。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痛点问题,助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但师生共创的商业项目是不能参加该组别,只能参加主赛道。

3、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参赛项目必须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三)国际赛道

参赛项目团队负责人须同时具备国际和国内双学籍,可以同时代表国内外两个高校参赛。允许跨校跨国组建团队,每个团队不少于2人即可参赛,18岁以上的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4年之后毕业)均可。

1、商业企业组:尚未注册公司或已注册公司的创业项目均可参赛。已注册公司的,参赛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2、社会企业组:社会企业组项目要求以工商企业类为主,尚未注册公司或已注册公司的社会企业项目均可参赛。已注册公司的,参赛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3、命题组:由全球大企业、政府机构、公益机构等命题,参赛项目团队解决命题方式参赛,可以直接在大赛官网报名无须参加校赛。

五、赛程安排

 参赛报名时间内(412日至514),参赛团队可通过省赛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大学生就业在线”或“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在线(.cn) 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org.cn)进行报名, 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 201945,不同组别的参赛学生需根据报名系统的提示提交相应的报名材料,报名截止时间为515

 六、大赛奖项

()省赛奖项

省赛设金奖(每个项目8000)

银奖(每个项目5000)

铜奖(每个项目3000)

若干个优胜奖和各类单项奖另设优秀组织奖和优秀导师奖(每位导师3000)

()国赛奖项

获国赛金奖的,省赛组委会将给予每所学校每个项目扶持奖励金35万元;

获国赛银奖的,省赛组委会将给予每所学校每个项目扶持奖励金10万元;

扶持奖励金主要用于支持获奖团队发展和奖励指导教师。

版权所有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