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专业(师范)
Physics (Teacher Education)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0201
执 笔 人:余奕聪
审 核 人:谢嘉宁
专业负责人:陈国杰
一、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教师教育相关政策要求,面向广东省和佛山市物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重大战略需求,立足佛山,服务广东,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培养具有高尚师德、教育情怀和高度社会责任感,掌握扎实的物理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和教学实践能力,富有科学思维和合作创新精神,能够在中学和其他教育机构从事物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素质人才。预期学生毕业五年后,能成长为中学物理骨干教师,具备卓越教师潜质。具体包括实现以下目标:
目标1:师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职业素养,具有浓厚的教育情怀、高尚的师德师风、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能以立德树人为己任,有志于成为新时代“四有”教师。
目标2:专业素养。具备良好的物理学科理论素养和实验素养,系统的物理专业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掌握物理学科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能综合运用物理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解决实际物理问题,能够根据物理教学的需要对实验进行创新改进或创制教具,并指导学生开展实践创新活动。
目标3:教学能力。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良好的教学基本技能和教师基本素养,掌握教育基本理论,熟悉中学物理课程体系,熟悉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势,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支持中学物理学习,熟练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够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拓创新,解决物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目标4:班级管理。具备正确的育人理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组织、沟通、协调和合作能力,熟知育人规律,具备良好的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能力,能胜任中学班主任工作,较好地组织管理班级。积极主动开展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具备良好的社团指导能力,能结合班主任工作和物理教学开展综合育人。
目标5:专业发展。具有广阔视野和开放心态,具有自主的、终身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学习渠道更新教育理念,了解国内外尤其佛山区域的基础教育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势,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技巧,形成自身教学风格和特色;具有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与沟通,共同提高。
二、毕业要求
以践行师德、教书育人、持续发展为导向,通过专业学习,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一)践行师德
1.师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师德规范,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了解基本教育法律法规。
(1.1)坚持立德树人: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道德情操,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将师德认识转化为师德认同、师德行为,以立德树人为己任。
(1.2)坚守师德师风:具有高度的教书育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学高为师,行正为范”为标准,依法执教,立德树人,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2.教育情怀——热爱教育事业,立志做中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2.1)具有从教意愿,认同教师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积极建构从教必需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
(2.2)认知育人规律:具有正确的教育观,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心系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和事业心,能按照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二)学会教学
3.学科素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思想方法,具备基本物理实验和实践能力,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
(3.1)掌握专业理论基础:系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建立正确物理图像,掌握物理学科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物理观念,能运用物理学理论和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定性或定量地解释自然现象,并整合形成物理学科教学知识。
(3.2)具备专业实践能力:系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具备较强的物理实验探究能力,尤其能设计和自制中学物理教学教具并应用于中学物理课堂教学。
(3.3)认识学科作用:了解物理学相关研究方向前沿、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了解物理学在自然科学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密切关系,了解跨学科知识。理解物理学科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正确认识科学的本质,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感,认识其在学生知识体系形成和道德品质养成中的作用。
4.教学能力——具有中学物理教学能力和一定的课程开发、教学研究以及指导科技活动和竞赛的能力。
(4.1)擅长专业教学:具备良好的教学基本技能,熟悉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能结合中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熟练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依据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和物理学科知识独立进行教学设计,同时能以学生为中心有效实施课堂教学,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科学评价。
(4.2)熟悉技术手段:初步掌握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查找、整合和建设教学资源、优化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技能。
(4.3)初具教研能力:了解先进教育理念,能结合具体学情开展中学物理教学研究,具备一定的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以及指导科技活动和竞赛的能力。
(三)学会育人
5.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能胜任各类班级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工作。
(5.1)掌握班级管理策略: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和运用班级组织、管理与建设的工作规律与基本方法,具备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技能,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能对学生的德育和心理等健康发展进行全程引导、评价与反馈。
(5.2)有效开展班级活动:能够组织策划班级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团队活动、校运会等方式,增强班级凝聚力,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6.综合育人——理解学科育人价值和内涵,了解综合育人的基本方法并具有初步体验。
(6.1)掌握综合育人方法:具有全程育人、立体育人意识,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理解物理学科的育人价值,掌握以中学物理课程教学为平台践行学科育人、综合育人的规律和方法。
(6.2)开展综合育人活动:将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并利用德育课程、校园文化、社团活动、主题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开展综合育人活动,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教育和引导。
(四)学会发展
7.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
(7.1)具有终身学习和发展意识: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能够了解国内外尤其是佛山区域中学物理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动态,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和研讨。能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制定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理性分析自我,循序渐进,获得职业提升。
(7.2)具有反思意识和批判性思维:通过专业的系统学习具备反思和自主学习意识,能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收集信息、发现问题、自行诊断,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8.沟通合作——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掌握一定的沟通技能和方法。
(8.1)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在专业学习、班集体、教育实践等活动中能团结协作,创设和谐的人际氛围,提高工作效率。
(8.2)掌握交流沟通技巧:能营造良好的沟通气氛,乐于沟通,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推心置腹的真诚交流,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三、“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对应矩阵
(一)“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对应矩阵(以“●”在相应部位标识)
毕业要求 |
目标1 |
目标2 |
目标3 |
目标4 |
目标5 |
师德规范 |
● |
|
● |
● |
● |
教育情怀 |
● |
|
● |
● |
● |
学科素养 |
● |
● |
● |
|
● |
教学能力 |
|
● |
● |
|
● |
班级指导 |
● |
|
|
● |
|
综合育人 |
● |
|
|
● |
● |
学会反思 |
|
● |
● |
● |
● |
沟通合作 |
|
● |
● |
● |
● |
(二)“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对应矩阵
(以关联度标识,课程与某个毕业要求的关联度可根据该课程对相应毕业要求的支撑强度来定性估计,H表示关联度高;M表示关联度中;L表示关联度低)
课程类别 |
课程模块 |
课程名称 |
毕业要求 |
|||||||
师德规范 |
教育情怀 |
学科素养 |
教学能力 |
班级指导 |
综合育人 |
学会反思 |
沟通合作 |
|||
通识教育课程 |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H |
M |
|
|
|
H |
|
M |
中国近代史纲要 |
|
M |
|
|
|
H |
H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H |
M |
|
|
|
M |
H |
|
||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H |
M |
|
|
|
H |
M |
M |
||
形势与政策 |
|
M |
|
|
|
H |
M |
|
||
军事理论 |
M |
H |
|
|
H |
M |
|
|
||
国家安全 |
M |
H |
|
|
|
M |
|
|
||
大学英语 |
|
|
H |
|
|
M |
M |
H |
||
大学体育 |
|
|
|
M |
M |
M |
|
H |
||
劳动教育 |
H |
|
|
L |
M |
M |
|
H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
L |
M |
|
M |
H |
|
M |
||
人工智能基础 |
|
|
M |
H |
|
M |
M |
|
||
高等数学A |
|
|
H |
H |
|
|
M |
|
||
线性代数 |
|
|
H |
H |
|
|
M |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
|
H |
H |
|
|
M |
|
||
教育学 |
H |
H |
|
H |
L |
H |
M |
|
||
心理学 |
|
M |
|
H |
H |
M |
H |
|
||
通识选修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大学生时代责任 |
H |
M |
|
|
|
M |
H |
|
|
艺术理论与实践 |
|
|
M |
M |
|
H |
|
|
||
新四史类、体育与文化类、国学文化类、跨文化英语及学术英语等类、科学精神类、健康教育类、法律思辨类、环境生态类及其他自然或人文社科类等课程 |
|
|
|
|
M |
H |
M |
|
||
创业创新课程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
M |
M |
|
|
|
H |
M |
M |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
|
|
|
|
|
M |
M |
H |
||
创新创业实践 |
|
|
|
|
M |
H |
M |
H |
||
学科平台课程 |
工程学科平台课程 |
电路原理 |
|
|
H |
H |
|
|
M |
|
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
学科概论 |
|
H |
H |
|
|
M |
|
|
|
力学 |
|
|
H |
H |
|
|
M |
|
||
热学 |
|
|
H |
H |
|
|
M |
|
||
电磁学 |
|
|
H |
H |
|
|
M |
|
||
光学 |
|
|
H |
H |
|
|
M |
|
||
近代物理学 |
L |
|
H |
H |
|
|
M |
|
||
普通物理实验 |
|
|
H |
H |
|
|
M |
M |
||
数学物理方法 |
|
|
H |
H |
|
M |
|
|
||
教育学 |
H |
H |
|
H |
L |
H |
M |
|
||
心理学 |
|
M |
|
H |
H |
M |
H |
|
||
专业基础选修课程 |
电子技术 |
|
|
H |
M |
|
|
|
M |
|
专业英语 |
|
|
H |
M |
|
M |
M |
H |
||
普通物理专题研究 |
|
|
H |
M |
|
|
M |
|
||
科技论文中英文写作 |
|
|
H |
|
|
M |
M |
H |
||
专业教育课程 |
专业核心课程 |
电动力学 |
|
|
H |
H |
|
|
M |
|
近代物理实验 |
L |
|
H |
H |
|
|
M |
H |
||
理论力学 |
|
|
H |
H |
|
M |
|
|
||
量子力学 |
L |
|
H |
H |
|
|
M |
|
||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 |
|
|
H |
H |
|
M |
|
|
||
固体物理 |
L |
|
H |
H |
|
|
M |
|
||
中学物理教学论 |
|
M |
M |
H |
H |
|
H |
|
||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 |
|
L |
M |
H |
|
M |
H |
|
||
专业选修课程 |
现代教育技术 |
|
|
L |
H |
L |
|
M |
|
|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专题 |
|
L |
M |
H |
|
|
H |
M |
||
中学物理竞赛专题 |
|
L |
M |
H |
|
|
H |
M |
||
激光原理与技术 |
|
|
H |
M |
|
|
M |
|
||
信息光学 |
|
|
H |
M |
|
|
M |
|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
|
|
H |
H |
|
|
M |
|
||
微电子技术基础 |
|
|
H |
M |
|
|
M |
|
||
自然美与人文艺术 |
|
|
M |
M |
M |
H |
|
|
||
物理学史 |
M |
|
M |
H |
|
M |
M |
|
||
工程计算软件 |
|
|
M |
H |
|
|
M |
|
||
数字图像处理 |
|
|
M |
H |
|
|
M |
|
||
虚拟仪器技术 |
|
|
M |
H |
|
|
M |
|
||
太阳能光伏原理与技术 |
L |
|
H |
M |
|
|
M |
|
||
专利检索与写作 |
|
|
M |
M |
|
|
H |
|
||
科技项目申报与写作 |
L |
|
M |
|
|
|
H |
M |
||
理论物理专题 |
|
|
H |
H |
|
|
M |
|
||
创新学分 |
|
|
H |
H |
|
M |
M |
M |
||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
必修课程 |
军训 |
H |
H |
|
|
M |
M |
|
M |
电工实习 |
|
|
H |
H |
|
|
|
M |
||
创客实践 |
|
M |
|
H |
M |
H |
|
H |
||
创新教具制作 |
|
|
|
H |
M |
|
|
M |
||
教师技能训练 |
|
M |
|
H |
H |
M |
H |
M |
||
教育见习 |
M |
M |
|
H |
|
|
M |
|
||
教育实习 |
H |
H |
|
H |
H |
H |
H |
H |
||
教育研习 |
M |
H |
|
H |
M |
H |
H |
|
||
毕业论文 |
H |
|
H |
H |
|
H |
H |
M |
四、学位与学制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Degree Conferred: Bachelor of Science)。
学 制:四年(Duration: 4 years)。
五、主干学科
物理学。
六、核心课程
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电动力学、理论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固体物理、中学物理教学论等。
七、主要的专业实验/实训
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专题、教师技能训练、创新教具制作、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毕业论文等。
八、方向及特色
立足佛山,服务广东,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创建面向新师范人才培养的“高校+中学+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注重教育教学类课程、教师技能实践环节,开展创客实践教学和教师技能训练四年不断线,为培养学生将来从事教育类工作打下扎实基础。预期学生毕业五年后,能成长为中学物理骨干教师,具备卓越教师潜质。
九、毕业学分要求和总学时分布
本专业学生毕业要求:最低总学分177.5分(课内最低总学分170.5学分,拓展7学分);毕业设计(论文)合格。 |
|||||||
学分、学时 课程平台、模块 |
必修 |
选修课 |
占课内总学分百分比(%) |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
课内教学 |
通识教育课程 |
通识教育必修课 |
52.5(含实践5) |
1016(含实践148) |
|
|
30.8% |
通识教育选修课 |
|
|
8+2(课外+拓展) |
170+32(课外+拓展) |
4.7% |
||
学科平台课程 |
学科基础课程 |
39(含实践8.5) |
624(含实践136) |
4 |
64 |
25.2% |
|
学科集中性实践环节 |
1 |
2周 |
|
|
0.6% |
||
专业教育课程 |
专业核心课程 |
22(含实践4) |
352(含实践64) |
|
|
12.9% |
|
专业选修课程 |
|
|
8 |
128 |
4.7% |
||
专业集中性实践环节 |
36 |
47周 |
|
|
21.1% |
||
总计 |
170.5+2(课外+拓展) |
2354+49周+32(课外+拓展) |
|
|
|
||
实践教学(含集中性实践环节) |
37+17.5 |
49周+348 |
|
|
31.9%(36.1%学时) |
||
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 |
5 |
|
|
|
|
||
能力拓展课程 |
专业自主课程 |
|
|
|
|
注:拓展学分列为课外学分。
十、教学进程计划表
系:物理学系 专业:物理学(师范) NO.1
课程类别 |
课程 性质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学 时 |
其中 |
各 学 期 学 时 |
开课单位 |
备注 |
||||||||||
实 验 |
实 训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通识教育课程 |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
必修 |
思想道德与法治 Morals, Ethics, and Law |
3 |
48 (40+8) |
|
8 |
√ |
|
|
|
|
|
|
|
马院 |
理论课时除了《形势与政策》课外,其他课程都分两个学期完成授课。 |
|
必修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
3 |
48 (40+8) |
|
8 |
|
√ |
|
|
|
|
|
|
|||||
必修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Tenets of Marxism |
3 |
48 (40+8) |
|
8 |
|
|
√ |
|
|
|
|
|
|||||
必修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ntroduction to Essentials of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System of 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5 |
80 (64+16) |
|
16 |
|
|
|
√ |
|
|
|
|
|||||
必修 |
形势与政策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olicy |
2 |
64 |
|
|
√ |
√ |
√ |
√ |
√ |
√ |
√ |
√ |
|||||
必修 |
军事理论 Military Theory |
2 |
36 (20+16) |
|
|
√ |
|
|
|
|
|
|
|
|||||
必修 |
国家安全教育 National Security Education |
1 |
16 |
|
|
|
√ |
|
|
|
|
|
|
|||||
必修 |
大学英语 College English |
8 |
128 |
|
|
64 |
64 |
|
|
|
|
|
|
大英部 |
|
|||
必修 |
大学体育 College Physical |
4 |
144 |
|
|
38 |
32 |
42 |
32 |
|
|
|
|
体育教学部 |
|
|||
必修 |
劳动教育 Labor Education |
1 |
48 |
|
48 |
8 |
8 |
8 |
8 |
8 |
8 |
|
|
|
|
|||
必修 |
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 Psychological Health for College Students |
1 |
16+20(课外) |
|
|
36 |
|
|
|
|
|
|
|
心理健康教研室 |
|
|||
必修 |
人工智能基础 Fundament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2.5 |
24+24 |
24 |
|
48 |
|
|
|
|
|
|
|
电信学院 |
|
|||
必修 |
高等数学A Advanced Mathematics A |
11 |
176 |
|
|
80 |
96 |
|
|
|
|
|
|
数学与大数据学院 |
|
|||
必修 |
线性代数 Linear Algebra |
2.5 |
40 |
|
|
|
40 |
|
|
|
|
|
|
数学与大数据学院 |
|
|||
必修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
3.5 |
56 |
|
|
|
|
56 |
|
|
|
|
|
数学与大数据学院 |
|
|||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合计 |
52.5 |
868+148 |
|
|
|
|
|
|
|
|
|
|
|
|
||||
通识教育选修课 |
限选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大学生时代责任 The Process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and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
1 |
20 |
|
|
|
√ |
|
|
|
|
|
|
马院 |
分两个学期完成授课。 |
||
限选 |
艺术理论与实践 Artistic Theory and Practice |
2 |
32 |
|
|
|
在2-7学期开设 |
|
艺术教学部 |
|
||||||||
任选 |
新四史类、体育与文化类、国学文化类、跨文化英语及学术英语等类、科学精神类、健康教育类、法律思辨类、环境生态类及其他自然或人文社科类等课程 |
3 |
48 |
|
|
|
|
|
|
|
|
|
|
|
|
|||
通识选修课程合计 |
6 |
100 |
|
|
应最低选修6学分 |
|
|
|||||||||||
创业创新课程 |
必修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Career 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
1 |
38 |
|
|
|
19 |
|
|
19 |
|
|
|
招生与就业指导中心、创业学院 |
|
||
必修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Fundamental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for College Students |
1 |
32 |
|
|
|
|
16 |
16 |
|
|
|
|
招生与就业指导中心、创业学院 |
|
|||
必修 |
创新创业实践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
2 |
32(拓展) |
|
|
学分由校团委认定,学生获得2学分后所超出的学分,可按《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分管理办法》置换其他环节的学分。 |
校团委 |
|
||||||||||
创新创业课程合计 |
2+2(课外+拓展) |
70+32(课外+拓展) |
|
|
|
|
|
|||||||||||
通识教育类课程总计 |
60.5+2(课外+拓展) |
1038+180(课内实践+课外+拓展) |
|
|
|
|
|
系:物理学系 专业:物理学(师范) NO.2
课程类别 |
课程 性质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学 时 |
其中 |
各 学 期 学 时 |
开课单位 |
备注 |
|||||||||
实 验 |
实 训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学科平台课程 |
工程学科平台课程 |
必修 |
电路原理 Circuit Principles |
3 |
48 |
8 |
|
|
|
48 |
|
|
|
|
|
机电学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工程学科基础课程共计 |
3 |
48 |
|
|
|
|
|
|
|
|
|
|
|
|
|||
其他专业学科平台课 程 |
必修 |
学科概论 Introduction Discipline |
1 |
16 |
|
|
16 |
|
|
|
|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
必修 |
力学 Mechanics |
4 |
64 |
|
|
|
64 |
|
|
|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
必修 |
热学 Thermology |
3 |
48 |
|
|
|
48 |
|
|
|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
必修 |
电磁学 Electromagnetics |
4 |
64 |
|
|
|
|
64 |
|
|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
必修 |
光学 Optics |
3 |
48 |
|
|
|
|
|
48 |
|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
必修 |
近代物理学 Modern Physics |
3 |
48 |
|
|
|
|
|
|
48 |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
必修 |
普通物理实验 General Physics Experiments |
8 |
128 |
128 |
|
|
48 |
48 |
32 |
|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
必修 |
数学物理方法 Method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
4 |
64 |
|
|
|
|
64 |
|
|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
必修 |
心理学 Psychology |
3 |
48 |
|
|
|
48 |
|
|
|
|
|
|
人教学院 |
|
||
必修 |
教育学 Education |
3 |
48 |
|
|
|
|
48 |
|
|
|
|
|
人教学院 |
|
||
其他专业学科基础必修课合计 |
36 |
576 |
|
|
|
|
|
|
|
|
|
|
|
|
|||
以下课程至少限选4学分 |
|||||||||||||||||
限选 |
电子技术 Electronic Technology |
4 |
64 |
12 |
|
|
|
|
64 |
|
|
|
|
电子信息工程系 |
|
||
限选 |
专业英语 Specialized English |
2 |
32 |
|
|
|
|
|
|
32 |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
限选 |
普通物理专题研究 Special Topics of General Physics |
1 |
16 |
|
|
|
|
|
|
16 |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
限选 |
科技论文中英文写作半 Academic Writing in English and Chinese |
1 |
16 |
|
|
|
|
16 |
|
|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
其他专业学科基础选修课合计 |
4 |
64 |
|
|
|
|
|
|
|
|
|
|
|
|
|||
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共计 |
43 |
688 |
|
|
|
|
|
|
|
|
|
|
|
|
系:物理学系 专业:物理学(师范) NO.3
课程类别 |
课程 性质 |
课 程 名 称 |
学 分 |
学 时 |
其中 |
各 学 期 学 时 |
开课 单位 |
备注 |
||||||||||||||||||
实 验 |
实 训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专业教育课程 |
专业课程 |
核心 |
电动力学 Electrodynamics |
3 |
48 |
|
|
|
|
|
|
48 |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
核心 |
近代物理实验 Modern Physics Experiments |
4 |
64 |
64 |
|
|
|
|
|
32 |
32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
核心 |
理论力学 Theoretical Mechanics |
3 |
48 |
|
|
|
|
|
|
48 |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
核心 |
量子力学 Quantum Mechanics |
3 |
48 |
|
|
|
|
|
|
|
48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
核心 |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 Thermodynamics and Statistical Physics |
3 |
48 |
|
|
|
|
|
|
|
48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
核心 |
固体物理 Semiconductor Physics |
3 |
48 |
|
|
|
|
|
|
|
48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
核心 |
中学物理教学论 Physics Teaching Theory in Middle School |
2 |
32 |
|
|
|
|
|
32 |
|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
核心 |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 Design of Physics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
1 |
16 |
|
|
|
|
|
16 |
|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
专业必修课程小计 |
22 |
352 |
|
|
|
|
|
|
|
|
|
|
|
|
||||||||||||
以下课程至少限选5学分 中英文课程名称 |
||||||||||||||||||||||||||
限选 |
现代教育技术 Technology of Modern Education |
2 |
32 |
10 |
|
|
|
|
|
32 |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
限选 |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专题 Special Topics for Physics Experiment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
1 |
16 |
16 |
|
|
|
|
|
16 |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
限选 |
中学物理竞赛专题 Special Topics for Physics Competition in Middle School |
2 |
32 |
|
|
|
|
|
|
√ |
√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以讲座形式开展 |
|||||||||||
限选 |
激光原理与技术 Principles & Technology of Lasers |
3 |
48 |
|
|
|
|
|
|
48 |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
限选 |
信息光学 Information Optics |
3 |
48 |
|
|
|
|
|
|
48 |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
限选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
3 |
48 |
8 |
|
|
|
|
|
|
48 |
|
|
机电学院 |
|
|||||||||||
限选 |
微电子技术基础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 Basics |
2 |
32 |
|
|
|
|
|
|
|
32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
限选 |
自然美与人文艺术 Natural Beauty and Humanistic Art |
2 |
32 |
|
|
|
|
|
|
|
|
32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
限选 |
物理学史 History of Physics |
2 |
32 |
|
|
|
|
|
|
32 |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
专业限选课程小计 |
5 |
80 |
|
|
|
|
|
|
|
|
|
|
|
|
||||||||||||
以下课程至少任选3学分 中英文课程名称 |
||||||||||||||||||||||||||
任选 |
工程计算软件 Engineering Computing Software |
2.5 |
40 |
|
20 |
|
40 |
|
|
|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
任选 |
数字图像处理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
2 |
32 |
|
|
|
|
32 |
|
|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
任选 |
虚拟仪器技术 Virtual Instrument Technology |
2 |
32 |
|
16 |
|
|
|
32 |
|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
任选 |
太阳能光伏原理与技术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of Solar Photovoltaic |
2 |
32 |
|
|
|
|
|
|
32 |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
任选 |
专利检索与写作 Patent Retrieval and Writing |
0.5 |
8 |
|
|
|
|
|
|
|
8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
任选 |
科技项目申报与写作 Application and Writing for Technology Projects |
0.5 |
8 |
|
|
|
|
|
|
|
8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
任选 |
理论物理专题 Special Topics of Theoretical Physics |
2 |
32 |
|
|
|
|
|
|
|
32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
|||||||||||
任选 |
创新学分 Credits of Innovation |
|
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按《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创新学分管理办法》取得创新学分 注:已经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获得课外拓展学分的项目,不能够在此重复计算。 累计总学分超过2学分以2学分计算 |
|
获得的创新学分可以抵扣其他专业任选课的学分 本课归类为实训学分 |
|||||||||||||||||||||
专业任选课程小计 |
3 |
48 |
|
|
|
|
|
|
|
|
|
|
|
|
||||||||||||
专业选修课程共计 |
8 |
128 |
|
|
|
|
|
|
|
|
|
|
|
|
||||||||||||
专业课程合计 |
30 |
480 |
|
|
|
|
|
|
|
|
|
|
|
|
||||||||||||
专业方向 |
|
|||||||||||||||||||||||||
核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业必修课程共计 |
|
|
|
|
|
|
|
|
|
|
|
|
|
|
||||||||||||
限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业限选课程小计 |
|
|
|
|
|
|
|
|
|
|
|
|
|
|
||||||||||||
任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业任选课程小计 |
|
|
|
|
|
|
|
|
|
|
|
|
|
|
||||||||||||
专业选修课程共计 |
|
|
|
|
|
|
|
|
|
|
|
|
|
|
||||||||||||
专业(方向)课程合计 |
|
|
|
|
|
|
|
|
|
|
|
|
|
|
||||||||||||
专业教育类课程总计 |
30 |
480 |
|
|
|
|
|
|
|
|
|
|
|
|
十一、四年(或五年)教学进程安排表
学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课内教 学周数 |
学 期 总周数 |
一 |
D/C |
D/C |
D/C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B/P |
P |
B/P |
16 |
19 |
二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B/P |
P |
B/P |
16 |
19 |
三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B/P |
P |
B/P |
16 |
19 |
四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B/P |
P |
B/P |
16 |
19 |
五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B/J |
P/J |
B/J |
16 |
19 |
六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B/P |
P |
B/P |
16 |
19 |
七 |
A |
A |
A |
M |
M |
M |
M |
M |
M |
M |
M |
M |
M |
N |
N |
N |
B/N |
N |
B/N |
10 |
19 |
八 |
N |
N |
N |
N |
N |
N |
N |
N |
N |
N |
O |
O |
O |
O |
O |
O |
O |
/ |
/ |
|
19 |
1.符号说明:A课堂教学 B考试 C入学教育 D军事训练 E社会调查与实践 F公益劳动 G课程设计 H认识实习 I金工实习 J电工实习 K生产实习 L毕业实习 M教育实习 N毕业设计(论文) O毕业鉴定与毕业教育 P机动实践 Q假期
2.机动实践周:每学期2周,既可以安排课外相关环节的实践内容,也可以用于安排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十二、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项目 |
周数 |
学分 |
各学期分配情况(周数) |
备注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军训 Military Training |
3 |
2 |
2 |
|
|
|
|
|
|
|
|
电工实习 Electrical Engineering Practice |
2 |
1 |
|
|
|
|
2 |
|
|
|
机电学院 |
创客实践 Maker Practice Course |
2 |
2 |
|
|
|
2 |
|
|
|
|
分散进行 |
教育见习 Education Training |
4 |
2 |
|
|
|
|
2 |
2 |
|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创新教具制作 Fabrication of Innovative Teaching Aids |
2 |
2 |
|
|
|
|
|
|
2 |
|
分散进行 |
教育实习 Education Practice |
10 |
10 |
|
|
|
|
|
|
10 |
|
集中进行 |
教育研习 Education Study |
4 |
4 |
|
|
|
|
|
|
4 |
|
结合见习、实习开展 |
教师技能训练 Teachers’ Skill Training |
6 |
6 |
1 |
1 |
1 |
1 |
1 |
1 |
|
|
分散进行 |
毕业论文 Graduation Thesis |
16 |
8 |
|
|
|
|
|
|
6 |
10 |
集中进行 |
合计 |
49 |
37 |
|
|
|
|
|
|
|
|
|
十三、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要求及安排(课外拓展7学分(含创新创业实践2学分)、按校团委《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执行)
类 别 |
活动项目及要求 |
思想成长(1学分) |
完成党校、团校、“青马工程”的全部课程并获得结业证书(证明)。 |
参加人文社科类学术讲座(不包括宣讲会、电影夜等)。 |
|
提交不少于800字的手写经典书籍的读书笔记。 |
|
社会实践(1学分) |
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提交个人总结。 |
提交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不少于3000字)。 |
|
参加“展翅计划”,签订合同并完成实习。 |
|
参加与港澳台及国际交流访学活动。 |
|
参加主题团日竞赛活动。 |
|
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参观、交流学习、实习等。 |
|
志愿公益(1学分) |
在“i志愿”平台成功注册为志愿者。 |
成功申请志愿者证。 |
|
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 |
|
获得“益苗计划”立项、志愿服务表彰、志愿服务项目立项。 |
|
创新创业实践 (2学分) |
参加“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学术科技及创业竞赛。 |
参加学术科技、创新创业类讲座。 |
|
参加学术科技、创新创业类培训。 |
|
发表论文、出版专著。 |
|
申请专利并获得授权。 |
|
参加“学术基金”、“攀登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项目申报。 |
|
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 |
|
参与教师科研、教学课题,独立完成其中某部分工作,并形成相应成果报告。 |
|
创办企业并取得营业执照。 |
|
文体活动 |
参加校园文体艺术节相关竞赛、大学生艺术展演、运动会等。 |
参加官方主办的各类文艺、体育活动表演。 |
|
为参加校级及以上官方主办的各类文艺、体育活动表演而组织的团体训练,出勤率达到80%以上。 |
|
社会工作 |
担任省学联、市学联、学校、学院学生组织学生干部、班级团支部以及社团学生干部。 |
各类荣誉表彰 |
获得全国、省、市、校级个人荣誉表彰(校级可加分荣誉有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团干、优秀团员、学生干部标兵、优秀三好学生、“感动校园”十佳人物、“百星工程”之星)。 |
十四、有关说明
本方案适用于2022级及之后招生的本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