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School of Mechatronic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学风建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JN江南官方 -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XML 地图

机电学子赴澳门科技大学交流学习

2019-11-12

2019年11月9日,机电工程学院六十余名同学在学院辅导员刘文豪的带领下,远赴澳门科技大学进行了学习交流活动。

1573476366356692.png

在开营仪式上,研究生院的董事Coney为我们分析了当前考研的形式并对澳科大研究生院招生政策进行解读。接下来,澳门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高级培训中心总监周润敏先生为我们介绍了澳门科技大学的历史以及近些年来贵校所取得的佳绩。此次学习交流活动是由澳门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高级培训中心开办,旨在为内地在校大学生提供深入澳门高校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澳门科技大学多个学院参与到项目的运营执行,学生在学校内聆听大学讲授、学者或业界专家的授课,零距离聆听境外优秀讲师的精彩讲学,从不同角度学习专业课程、感受中英双语教学特色、了解澳门文化及葡语文化、感受“一带一路”战略方针在澳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1573476544797903.jpg

1573476414184841.png

经过一天的学习与交流,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内容非常丰富,通过课堂学习和实地调研,大家领略到了澳门这座城市的多彩文化的魅力,收获了知识和感动,也定下新的目标,未来要奋力拼搏! 

1573476435219114.jpg

澳门科技大学建校于2000年,是澳门本地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大学,拥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经中国教育部批准面向内地招生。2018年,澳门科技大学在两岸四地大学排名中列第21位。2019年,澳门科技大学在QS亚洲大学排名中位列229位;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中,位列世界201-300名。


“获得学术基金”、“申请新型专利”、“荣获全国比赛奖项”等应该是众多学子梦寐以求的事情,同时或许有些人会说自己“想都不敢想”。大多数人都觉得榜样离自己很遥远,其实不然,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身边的榜样。

让我们一起走近国奖获得者,一起见证榜样的力量! 


* 以下排列顺序为随机顺序

No.1 黄铭贤

个人简介

男,24岁,共青团团员,机电工程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本人研究方向为机器人夹持器设计及智能抓取,以第一作者在仪器类国际权威SCI期刊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IF=1.587) 发表论文1篇,在中文核心期刊《工程设计学报》上发表论文1篇;受理6件发明专利、授权5件实用新型专利;主持2项校级科研项目,其中一项为重点项目,均已结题,总资助经费为1.6万元;带领团队获2019第十五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获2019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机器人创业赛一等奖。人生格言:宁静致远。

寄语:

在研究生阶段的最后一年,很荣幸获得国家奖学金,内心是激动的,这不仅是对自身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所获得的科研成果的肯定,也对我是一种激励。我坚信在科研的道路上没有捷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遇到困难不泄气,多花时间,沉下心踏踏实实地去做每一件事,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成功是自然的。在此,非常感谢老师的用心指导,非常感谢和我一起参与项目、比赛的同学的付出。

…….

No.2 马婉宜

个人简介:

女,共青团团员,就读班级为机电工程学院17车辆工程, 在2018年辅助获得第二十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击剑项目二等奖。在2019年作为主要负责人,获得了第21届“大旺杯”全国机器人竞标赛田径类阶梯跑一等奖和体操类广播体操二等奖。

寄语:

把握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能学的时候多学点。戒骄戒躁,虚心学习。

No.3 陈世浪

个人简介

男,25岁,中共党员,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智能机器人研究。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EI论文和中文核心论文共2篇,主持校级科研项目两项,申请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授权1项,第一发明人2项,其他专利均是导师为第一发明人、我为第二发明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共3项,曾荣获2017-2018年度“优秀研究生干部”称号。

寄语:

  在研究生阶段的最后一年,很荣幸获得国家奖学金,内心是激动的,这不仅是对自身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所获得的科研成果的肯定,也对我是一种激励。我坚信在科研的道路上没有捷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遇到困难不泄气,多花时间,沉下心踏踏实实地去做每一件事,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成功是自然的。在此,非常感谢老师的用心指导,非常感谢和我一起参与项目、比赛的同学的付出。


No.4 陈楷镟

个人简介:

大家好,我是来自17机器人产业班的陈楷镟。虽然是个女孩子,但是我对机器人非常感兴趣,所以我选择了这个专业。并且在大一、大二期间,尽可能多的去接触机器人的各个方面,去参加项目、比赛,对机器人的了解也一步一步深入。

自己是一个专时专用的人,学习效率也比较高,所以在学习上也没有因为做项目而耽误。平时也会看看闲书、看看电影,放松、充实自己。现在是努力成为机电小骄傲的小陈呀!

项目、获奖经历:

1、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三态机械脚结构 第一发明人

专利号:ZL 2018 2 0640399.3  授权公示日:2019-01-15

2、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多足机械人的多步态行走装置 第二发明人

专利号:ZL 2018 2 0640399.3  授权公示日:2019-01-15

3、2019年度广东省“攀登计划”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重点项目立项

4、2019年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生学术基金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重点项目立项

5、“2018年广东省工科大学生实验综合技能竞赛”物料分拣机器人设计与制作 三等奖

6、第十三届“挑战杯”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一等奖

7、第五届“互联网+”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创意组 二等奖

寄语:

并不是有意义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下去才会有意义。

榜样是一面镜子,一面旗帜,更是一种力量。世界上任何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民族,都不会忽视榜样的力量,榜样的道理是深刻的,榜样的借鉴是科学的。

作为后来人,我们要学会从榜样身上汲取经验,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


(机电工程学院)


1026日至27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华南理工大学承办的2019年粤港澳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暨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广东省分赛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举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蔡树丹、吴贤龙、付宇童、李炫增等同学在范启东和刘文豪老师指导下的参赛作品“多能源小车接力”,获得评委的一致好评,荣获省级二等奖。学院副院长刘军老师出席开幕式并在现场为参赛师生加油鼓劲。

该项赛事是由教育部认定的全国大学生九大学科竞赛之一,也是广东省教育厅支持,2019年本科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十大赛事之一,赛事级别高,竞争激烈。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粤港澳地区三十多所本科院校,其中包括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境内外知名高校。

工程训练是实现本科教育目标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学校及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是小组成员每一次设计制作的一丝不苟和不分昼夜的艰苦训练与调试,展示了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子克服困难、精进技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风貌。


第九届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于10月15日-17日在广东佛山潭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我校机电工程学院派出学生组队参加比赛。在比赛中,我校学子发挥不怕困难,勇于与困难斗争的精神,在郗志刚、袁庆丹老师的指导下,周裕、余炜君、黄敬凯等三位同学荣获S机甲大师赛二等奖。练志深、黄振灿、周冠鸿、陈培演、姚子辉、罗德才等五位同学荣获智能搬运二等奖和三等奖。练志深、黄振灿、周冠鸿、陈培演、姚子辉、罗德才等六位同学荣获擂台对抗赛二等奖

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是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旨在推动教育机器人进课堂,促进机器人辅助工程创新实践教育课程的普及和实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性新工科人才。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全国100多所院校的400多支队伍、1000多名参赛选手参加了本次比赛。我校学子在高手如云的比赛中喜获佳绩,充分展现了学校师生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我校机电工程学院17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5班在读学生陈梓龙同学以该书籍副主编身份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数字仿真项目教程》一书,本书重点介绍基于solid works软件进行机构数字仿真分析的思路和方法,主要包括基于Motion插件的运动学、动力学仿真分析以及基于simulation插件的结构有限元分析。标志着学院围绕以培养基础扎实、精于实践、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成人成才、创业创新的学生文化”,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国内信息出版内容提供商,经过62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机械工业出版社已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信息采集、加工、传播和服务体系,产品涵盖图书期刊、数据产品、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是集纸介媒体、视听媒体、网络媒体为一体,研究、出版、培训、印刷、发行、分销纵向一体化的行业领先的多领域、多学科、多媒体的大型综合性专业出版集团2007年,机械工业出版社首次入选世界品牌实验室“TOP500”中国最具价值品牌行列,品牌价值达到7.87亿元。2008年至2010年再次连续三年入选,其中2010年品牌价值突破16.6亿元,成为当年唯一以单体出版社形式入选榜单的文化传媒机构。

为提高学生对先进机器人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对先进机器人的了解并参与先进机器人的研发,机电工程学院于1014日晚在C6-103举行先进机器人团队创新小组的宣讲会,吸引两百多名对智能机器人具有浓厚兴趣的同学参加,会议由吴俊君老师主持。

吴俊君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有关图像语义分割与场景理解和机器人自主导航两个研究主题所涉及到的一些知识,并展示了解决视觉SLMA面临海量关键帧和光照变化挑战的一些方法,用许多的实例加深了同学们对智能感应与控制的认识。陈为林老师从柔顺机构、绳牵引机构设计和智能机构设计等几个方面介绍了仿生机构组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王恺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机器人多模型变化学习机制的部分原理和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展现了人机协同的研究在机器人研究中有很广的应用。杨景卫老师为大家介绍有关攀爬机器人的相关知识,例如攀爬机器人履带结构的特殊用材和攀爬机器人在修复工作中如何克服恶劣的环境因素等问题。陈海初老师简要概诉了嵌入式移动机器人是如何从研究开发到最后生产成形的过程,告诉同学们嵌入式系统在机器人未来的研发中会起到重要作用,并诚挚邀请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加入到研发团队中来。

最后,张云志老师、吴俊君老师和陈为林老师还为在场的同学们解答了有关机械设计的创新和超人工智能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并鼓励同学们在未来要多认真学习思考,在发展先进机器人这方面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机电工程学院)

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2019“大旺杯21届全国机器人锦标赛暨第十届国际仿人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于729日在广东省肇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旺)文体中心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大赛共设4大类共40种比赛项目。包括轮式移动机器人、仿人机器人、无人机比赛和水下机器人的足球、舞蹈、服务、避障、格斗等各类比赛。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空军工程大学、四川大学等20多所国内高校的40多支参赛队伍参加。

经过激烈角逐,我校机电工程学院学生谢小泉、王晓辉、马婉宜、何杰、艾文、李宗烨、林俊展、李剑浩等人在郗志刚、袁庆丹、刘文豪等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参加了机器人拳击、击剑、点球、短跑、阶梯跑、双人舞、多人舞等20个项目,其中,举重、拳击、击剑、障碍跑等项目斩获全国亚军,跆拳道和六人舞斩获全国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