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江南·(官方)官网入口-江南 SPORTS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School of Mechatronic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王凯 教授

学历学位:博士研究生

导师类别: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增材制造(3D打印)、先进激光加工技术、人工智能算法

联系方式:hfutwk927@fosu.edu.cn

学习与工作经历

2016年09月-至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特聘教授/机械设计制造系系主任
2011年02月-2016年08月,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2007年02月-2011年02月,韩国昌原国立大学,博士
2003年09-2006年03月,合肥工业大学,硕士
1999年07月-2003年07月,合肥工业大学,本科

科研项目

主持完成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2项、市厅级2项、重大横向课题多项,参与国家项目4项(其中3项主研排名第一),累积到账科研经费过亿元。
[1] 2020.01-2023.12,精密零部件增减材复合制造装备研发及产业化(1920001000093),佛山市科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卢秉恒院士团队),900万元,在研。
[2] 2020.01-2022.12,新能源汽车用铝合金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应用(1920001000409),佛山市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子课题负责人,500万元,在研。
[3] 2021.06-2023.06,金属模具修复与再制造技术研发(KH21218),横向课题,200万元,在研。
[4] 2021.12-2022.12,金属模具修复与再制造(BKS201069),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市内高校产学研项目科研团队项目,20万元。
[5] 2021.11-2023.11,动设备转子高熵合金LMD增减材修复技术(GDKTP2021025100),广东省科技特派员,30万元,在研。
[6] 2022.01-2024.12,电弧熔丝增材制造高熵合金构件的强非平衡态成形与强韧化机理( 2022A1515010761),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0万元,在研。
[7] 2017.01-2019.12,窄间隙埋弧焊Q690高强钢微区电化学及应力腐蚀行为与机制研究(5160104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负责人,16万元,已结题。
[8] 2011.04-2014.03,系列新型药芯焊丝制备技术研究(2011DFB50190),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负责人,837万元,已结题。
[9] 2015.05-2018.04,高强钢窄间隙埋弧焊用药芯焊丝制备技术合作研究(2014B050503004),广东省对外科技合作专项,负责人,100万元,已结题。
[10] 2015.09-2017.09,690MPa级海洋工程钢配套水下焊丝及其焊接工艺和性能的研究(2015B050502005),广东省对外科技合作专项,负责人,100万元,已结题。

论文成果

累计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第一作者11篇,专著2本,代表作有:
[1] 高熵合金激光选区熔化研究进展,钢铁研究学报,2020年06期,437-451.
[2] 基于窄间隙焊接的热模拟峰值温度对Q690高强钢腐蚀行为的影响,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18, Vol. 38 Issue (5): 447-454.
[3]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rFeCoNiMox (0.1≤x≤0.3) alloys, RSC Advances, 2020, Issue 24.
[4] Microstructures and Electrochemical Studies of Flux-Cored Arc and Flux-Copper Back Welded EH36 Ste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CHEMICAL SCIENCE, 13, 2018, 2509-2518.
[5] Effects of Welding Heat Input on Micro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Flux-Cored Arc-Welded Q690 HSLA Steel, Advance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8, 7484025.
[6] Effect of the nitrogen inducing agents on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the oxide coatings prepared by electrolytic plasma processing on the Al2021 alloy, Ceramics International, 2012, 38(S1), S669-S672.
[7] Effects of Hybrid Voltages on Oxide Formation on 6061 Al-alloys During Plasma Electrolytic Oxid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2009, 22(5), 564-568.
[8] Effects of electrolytes variation on formation of oxide layers of 6061 Al alloys by plasma electrolytic oxidation,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09, 19(4), 866-870.
[9] 《粤港澳大湾区海洋高端装备发展研究报告》,ISBN9787830084622,广东省海洋厅调研报告,2019年.
[10] 《广东省焊接产业技术路线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ISBN 9787562342564,2014年.

专利成果

授权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3件,实审专利多件。
[1] 一种智能增减材复合制造系统,发明专利,ZL202010729286.2., 2020
[2] 一种电弧焊用气体保护药芯焊丝,发明专利,CN201410192425.7,2014
[3] 一种适用于管线钢焊接用自保护药芯焊丝,发明专利,CN201410251924.9,2014
[4] 一种微区电化学测试通用固定装置,实用新型专利,CN201921209183.2,2020
[5] 一种镀锌钢板激光焊接搭接接头结构,实用新型专利,CN201820870728.3,2019
[6] 一种简易的金属材料耐蚀性测试浸泡装置,实用新型专利,CN201721819797.3,2017

获奖情况

[1] 起重机械关键零部件修复与再制造技术开发及应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19年,(3/13)
[2] 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3] 系列新型药芯焊丝制备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16年,(1/14)

实习与深造机会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研做在生产实践中”,与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广东省科学院中乌焊接研究所、广东世创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增减材科技有限公司、中海万泰技术有限公司(中海油服佛山公司)等研究院所和公司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基地提供额外的研究生补贴,现已毕业研究生9人,研究方向涵盖人工智能算法、材料基因工程、先进焊接技术、激光加工技术、增材制造技术等领域,其中人工智能算法方向可推荐申请海外博士。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JN江南官方 -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