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School of Mechatronic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学生工作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JN江南官方 -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XML 地图

自动化学院本科生“名企行”——走进广东汇源通集团有限公司

2019-11-23

2019年11月9日,机电工程学院六十余名同学在学院辅导员刘文豪的带领下,远赴澳门科技大学进行了学习交流活动。

1573476366356692.png

在开营仪式上,研究生院的董事Coney为我们分析了当前考研的形式并对澳科大研究生院招生政策进行解读。接下来,澳门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高级培训中心总监周润敏先生为我们介绍了澳门科技大学的历史以及近些年来贵校所取得的佳绩。此次学习交流活动是由澳门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高级培训中心开办,旨在为内地在校大学生提供深入澳门高校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澳门科技大学多个学院参与到项目的运营执行,学生在学校内聆听大学讲授、学者或业界专家的授课,零距离聆听境外优秀讲师的精彩讲学,从不同角度学习专业课程、感受中英双语教学特色、了解澳门文化及葡语文化、感受“一带一路”战略方针在澳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1573476544797903.jpg

1573476414184841.png

经过一天的学习与交流,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内容非常丰富,通过课堂学习和实地调研,大家领略到了澳门这座城市的多彩文化的魅力,收获了知识和感动,也定下新的目标,未来要奋力拼搏! 

1573476435219114.jpg

澳门科技大学建校于2000年,是澳门本地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大学,拥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经中国教育部批准面向内地招生。2018年,澳门科技大学在两岸四地大学排名中列第21位。2019年,澳门科技大学在QS亚洲大学排名中位列229位;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中,位列世界201-300名。


“获得学术基金”、“申请新型专利”、“荣获全国比赛奖项”等应该是众多学子梦寐以求的事情,同时或许有些人会说自己“想都不敢想”。大多数人都觉得榜样离自己很遥远,其实不然,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身边的榜样。

让我们一起走近国奖获得者,一起见证榜样的力量! 


* 以下排列顺序为随机顺序

No.1 黄铭贤

个人简介

男,24岁,共青团团员,机电工程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本人研究方向为机器人夹持器设计及智能抓取,以第一作者在仪器类国际权威SCI期刊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IF=1.587) 发表论文1篇,在中文核心期刊《工程设计学报》上发表论文1篇;受理6件发明专利、授权5件实用新型专利;主持2项校级科研项目,其中一项为重点项目,均已结题,总资助经费为1.6万元;带领团队获2019第十五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获2019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机器人创业赛一等奖。人生格言:宁静致远。

寄语:

在研究生阶段的最后一年,很荣幸获得国家奖学金,内心是激动的,这不仅是对自身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所获得的科研成果的肯定,也对我是一种激励。我坚信在科研的道路上没有捷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遇到困难不泄气,多花时间,沉下心踏踏实实地去做每一件事,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成功是自然的。在此,非常感谢老师的用心指导,非常感谢和我一起参与项目、比赛的同学的付出。

…….

No.2 马婉宜

个人简介:

女,共青团团员,就读班级为机电工程学院17车辆工程, 在2018年辅助获得第二十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击剑项目二等奖。在2019年作为主要负责人,获得了第21届“大旺杯”全国机器人竞标赛田径类阶梯跑一等奖和体操类广播体操二等奖。

寄语:

把握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能学的时候多学点。戒骄戒躁,虚心学习。

No.3 陈世浪

个人简介

男,25岁,中共党员,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智能机器人研究。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EI论文和中文核心论文共2篇,主持校级科研项目两项,申请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授权1项,第一发明人2项,其他专利均是导师为第一发明人、我为第二发明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共3项,曾荣获2017-2018年度“优秀研究生干部”称号。

寄语:

  在研究生阶段的最后一年,很荣幸获得国家奖学金,内心是激动的,这不仅是对自身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所获得的科研成果的肯定,也对我是一种激励。我坚信在科研的道路上没有捷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遇到困难不泄气,多花时间,沉下心踏踏实实地去做每一件事,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成功是自然的。在此,非常感谢老师的用心指导,非常感谢和我一起参与项目、比赛的同学的付出。


No.4 陈楷镟

个人简介:

大家好,我是来自17机器人产业班的陈楷镟。虽然是个女孩子,但是我对机器人非常感兴趣,所以我选择了这个专业。并且在大一、大二期间,尽可能多的去接触机器人的各个方面,去参加项目、比赛,对机器人的了解也一步一步深入。

自己是一个专时专用的人,学习效率也比较高,所以在学习上也没有因为做项目而耽误。平时也会看看闲书、看看电影,放松、充实自己。现在是努力成为机电小骄傲的小陈呀!

项目、获奖经历:

1、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三态机械脚结构 第一发明人

专利号:ZL 2018 2 0640399.3  授权公示日:2019-01-15

2、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多足机械人的多步态行走装置 第二发明人

专利号:ZL 2018 2 0640399.3  授权公示日:2019-01-15

3、2019年度广东省“攀登计划”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重点项目立项

4、2019年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生学术基金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重点项目立项

5、“2018年广东省工科大学生实验综合技能竞赛”物料分拣机器人设计与制作 三等奖

6、第十三届“挑战杯”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一等奖

7、第五届“互联网+”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创意组 二等奖

寄语:

并不是有意义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下去才会有意义。

榜样是一面镜子,一面旗帜,更是一种力量。世界上任何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民族,都不会忽视榜样的力量,榜样的道理是深刻的,榜样的借鉴是科学的。

作为后来人,我们要学会从榜样身上汲取经验,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


(机电工程学院)

2019年11月3日,由机电工程学院、交通与土木建筑学院和粤台人工智能学院联合举办的机电-交建-粤台联合田径运动会在仙溪校区田径场顺利举行。

早上8时,联合田径运动会准时开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国旗、校旗和院旗方阵入场,随后参赛班级依次经过主席台。运动员们气宇轩昂、意气风发。入场完毕之后,在昂扬向上的气氛中,举行了升国旗、奏唱国歌的仪式。

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周月云为运动会致开幕词,周书记首先向这次体育盛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为大会的召开精心准备、做出贡献的老师、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本次大会的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表示崇高的敬意。最后,祝全体运动员赛出好成绩,预祝大会圆满成功。紧接着是交建学院的宋晓锋同学作为裁判员代表宣誓。在比赛过程中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严格把关,准确评判,为本次运动会提供优质服务,并做出最大贡献。机电学院黄伟钊同学作为运动员代表宣誓,将以乐观、饱满、热情的态度参加本届院运会,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做到胜而不骄,败而不怨,敢于拼搏,赛出风采,赛出成绩。最后由粤台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校党委委员李炳亮宣布院运会正式开幕。

本次运动会径赛有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5000米和4*100米接力等比赛项目。田赛则有铅球、标枪、铁饼、跳远、三级跳和跳高等比赛项目。其中19车辆工程的何建华同学凭借出色的表现打破了学校的跳高项目记录,其他项目各健儿们也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下午5时,闭幕式准时开始。三个学院的分别为各个学院获团体奖和精神文明奖的同学颁奖并合影留恋。最后由交建学院党委副书记朱四光致闭幕词,她希望我们能把体育运动中的顽强意志,冲天干劲和竞争意识充分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去,以便能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本次运动会在掌声与欢笑声中圆满结束。

 

                               (机电学院、交建学院、粤台学院)


图文编辑:陈泽锋、刘文豪

审核:林贵忠、朱四光、冯英明

2019年10月30日下午3时,机电工程学院在C3-102举办了关于金属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的学术讲座。本次活动由王凯、何宽芳、黄斌等三位老师主讲,给各位同学介绍了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现状与挑战!  
讲座的一开始,王凯老师围绕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背景与需求“、”原理与特点“、”工程应用“三个方面展开介绍,让同学们更深入的了解这项制造技术的同时,还让同学们知道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相较于传统制造方法的突出优点和这项技术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汽车行业、建筑工程等方面的广泛应用。随后,王凯老师详细的介绍了目前这项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例如该项制造技术使用的物料成本较高、制造的大型器件存在断裂、变形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王凯老师提出目前该项技术急需金属材料成形方面的研究和应用领域的牵引等发展方向,同时让同学们对这项技术的前景保持理性认识。最后,何宽芳和黄斌两位老师分别上台,分享了许多对大学生的寄语与建议。同时,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好学校良好的学习环境,多参加一些技能比赛,也欢迎感兴趣或者有能力的同学加入增材制造技术与应用研究室,鼓励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参与、完成各种项目!

增材制造技术与应用研究室由范彦斌教授带头,王凯、何宽芳、黄斌、丁东红、刘杰、童俊等多位老师参与建设,在国家、省级等很多项目上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国内外发表了多篇有影响力的论文与专利。




机电工程学院


1026日至27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华南理工大学承办的2019年粤港澳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暨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广东省分赛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举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蔡树丹、吴贤龙、付宇童、李炫增等同学在范启东和刘文豪老师指导下的参赛作品“多能源小车接力”,获得评委的一致好评,荣获省级二等奖。学院副院长刘军老师出席开幕式并在现场为参赛师生加油鼓劲。

该项赛事是由教育部认定的全国大学生九大学科竞赛之一,也是广东省教育厅支持,2019年本科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十大赛事之一,赛事级别高,竞争激烈。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粤港澳地区三十多所本科院校,其中包括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境内外知名高校。

工程训练是实现本科教育目标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学校及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是小组成员每一次设计制作的一丝不苟和不分昼夜的艰苦训练与调试,展示了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子克服困难、精进技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风貌。


第九届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于10月15日-17日在广东佛山潭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我校机电工程学院派出学生组队参加比赛。在比赛中,我校学子发挥不怕困难,勇于与困难斗争的精神,在郗志刚、袁庆丹老师的指导下,周裕、余炜君、黄敬凯等三位同学荣获S机甲大师赛二等奖。练志深、黄振灿、周冠鸿、陈培演、姚子辉、罗德才等五位同学荣获智能搬运二等奖和三等奖。练志深、黄振灿、周冠鸿、陈培演、姚子辉、罗德才等六位同学荣获擂台对抗赛二等奖

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是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旨在推动教育机器人进课堂,促进机器人辅助工程创新实践教育课程的普及和实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性新工科人才。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全国100多所院校的400多支队伍、1000多名参赛选手参加了本次比赛。我校学子在高手如云的比赛中喜获佳绩,充分展现了学校师生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