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School of Mechatronic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学工动态

白熊效应

2024-10-08

美国哈JN江南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把实验对象分为三组,然后给他们看一段长约50分钟的关于白熊的影片。看完后,他分别对三组实验对象说:“你们要记得那只白熊。”“你们可能会喜欢那只白熊。”“你们千万别去想那只白熊。”一年之后,结果竟然是“你们千万别去想那头白熊”的那一组实验对象对当初观看的影片最有印象。

实验结果表明:当我们被要求不要去想或去做一件事时,我们的注意力就已经集中到这件事情上了,从而使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放弃对这件事情的关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钻牛角尖”,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白熊效应”。

白熊效应,又称反弹效应,是指当人们试图压抑或忘记某个想法、记忆或冲动时,越是刻意压抑却越忘不掉,因为在你提示自己要忘记的同时,也是对信息再确认,加深的过程。

 “白熊效应”是人们正常的思维机制,是不能被消灭的。但事实上,只要我们学会调整心态,以理性又高效的方式去接纳它,就可以减少它的很多负面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它呢?

我们首先要学会接受和承认自己对事情的关注,而不是强行抑制内心的想法,因为这样做只会增加内心的抵触。当我们接受了发生的事情之后,我们可以试着转移注意力,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有益或有趣的事情上。慢慢地,我们就能将所发生的事情忘记。就像我们在面对一次不尽如人意的比赛成绩时,最好的办法是接受而不是选择用逃避来压抑我们的内心。我们可以选择做所喜欢做的事情,将自己的注意力从比赛失败这件事上转移开来,而不是一直沉浸悲伤的内心世界当中。学着去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事情,改变心态,这样做我们才能重整旗鼓去迎接下一次的挑战。

一人难顺百人意,一墙难挡八面风。如果我们不能够正确看待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就会导致我们在做很多事情时畏首畏尾,不敢尝试。我们应该明白每个人的观点和评价都有局限性,不必过分看重外界看法,同时更加关注自身成长,将注意力集中在自身的目标和进步上。我们可能会因为他人对自己学业表现的看法而感到焦虑,但我们更应该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发展方向,个体更应该专注于提升自我提升,不断追求自我成长,而不是过分在意别人是否认可。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独立的人格和价值观,从而做出符合自己内心期望的选择。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JN江南官方 -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