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4
1月3日,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在仙溪校区学院楼B1-233举办“机电开讲啦”第10讲,本期讲座由布鲁内尔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明峰,以及华南理工大学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凯分别作题为“面向具有挑战性环境的特殊机器人系统”与“智能机器人制造系统与数字孪生技术”的专题讲座,学院副院长陈为林副教授主持,全院60余名师生参加。
在第一场报告中,王明峰副教授介绍了特殊机器人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并呈现了三个极具代表性的案例研究:一是用于现场航空发动机维修的连续体机器人(FLARE),凭借其独特的结构与性能优势,能够在航空发动机这一复杂而狭小的空间内完成维修任务;二是用于核设施退役/维修的六足机器人(RAIN-Hex),具备强大的适应能力和稳定性,可在核辐射等高危环境下工作;三是用于有机农业的激光除草机器人(HyperWeeding),为农业生产的自动化与精准化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案例研究,王明峰副教授详细阐述了特殊机器人系统在应对不同挑战性环境时所采用的创新设计理念、关键技术以及实际应用效果,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与热烈讨论。
随后,吴凯副教授在第二场报告中探讨了如何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提升机器人制造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吴凯副教授指出,当下制造业发展迅猛,产品更新换代频繁,定制化需求持续攀升,智能化生产制造系统的快速响应能力,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突围的关键要素,数字孪生技术则是开启智能化进阶之路的关键“密码”。他结合现有的机器人仿真系统,详细介绍了数字孪生技术在机器人复杂工艺生产任务设计中的应用原理与方法,让在场的师生思索如何巧妙地将这些前沿技术融入日常生活并运用数字孪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王明峰副教授本科和硕士毕业于中南大学,并于2016年3月获意大利卡西诺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师从国际机构学与机器科学联合会前主席Professor Marco Ceccarelli。他主持并参与了多项英国研究委员会(EPSRC)和创新英国(InnovateUK)资助的重大研究项目,在机械类国际顶级期刊及机构/机器人领域顶级会议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还获得了该领域授权国际专利3项。他同时担任国际机构学与机器科学联合会(IFToMM)、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IEEE)、英国机械工程学会(IMechE)会员,以及多个国际期刊的副主编或编辑。
吴凯副教授拥有德国波鸿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是德国生产技术协会会员,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及智能环卫机器人及装备校企联合实验室主任。他在机器人及智能化制造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参与并负责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包括德国科学基金DFG、欧盟区域创新基金EFRE、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等。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人系统动力学及运动控制、多模传感融合感知技术、人机共融,涉及机器人化制造、医疗机器人、自主移动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本次“机电开讲啦”第10讲为全院师生提供了一个与顶尖学者交流学习的宝贵机会,两场报告内容丰富、深入浅出,不仅拓宽了师生们的学术视野,也为学院在机器人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未来,学院将继续举办此类高质量的学术活动,推动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学术创新与发展。
稿件来源: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通讯员:刘修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