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江南·(官方)官网入口-江南 SPORTS

JN江南·(官方)官网入口-江南 SPORTS

空间信息与资源环境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空间信息与资源环境系 - 正文

空间信息与资源环境系

空间信息与资源环境系介绍

一、历史沿革

空间信息与资源环境系的前身是成立于1983年的佛山师范专科学校地理系,1985年为JN江南官方地理系,1995年改称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旅游与地理学系;2003年,旅游与地理学系分为资源环境系和旅游系,资源环境系招收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全日制本科生;2005年新增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工程专业。2011年,环境工程专业独立为环境工程系,而资源环境系更名为空间信息与资源环境系。2012年,按照教育部专业调整要求,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调整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调整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2018年增设环境科学专业(工学)并开始招生。2024年,在学校学科调整的背景下,空间信息与资源环境系进入建筑与规划学院。经过40多年的发展,空间信息与资源环境系已发展成为学科特色显明、科研优势突出、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师资力量较强的综合性教学、科研单位,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及服务地方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二、学术梯队

空间信息与资源环境系现有教师26人,其中教授(研究员)5人、副教授7人;有博士学位22人;3人为广东省教育厅“千百十”人才工程校级重点培养对象,4人为学校青年优秀教师培养对象。总体而言,本系团队是一支以博士为主体,结构合理、水平较高、勇于创新、充满活力的学术梯队;梯队成员多数已成为广东省、佛山市国土资源、城乡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规划等方面的专家。2015年空间信息与资源环境系获学校师德师风先进集体称号,2016年获学校教学先进集体称号;系教师党支部在2015年、2021年、2022年被评为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023年被评为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024年被评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本系部分骨干教师合影

三、学科专业

目前,空间信息与资源环境系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科专业,是学校创新强校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本专业有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佛山市测绘地理信息研究院、佛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实习基地。2024年全系有在校本科生222人,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10余名,初步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涵盖地理科学、资源科学、城乡规划、环境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的多学科、多层次的办学格局。系教职工在完成教学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近5年获得省级教研课题3项,校级教研课题8项,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一流本科课程1门,多人次获得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优秀奖、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奖和本科课堂教学十佳教师。 

本系师生在鼎湖山基地、东平河湿地公园实习 

四、科技研发

 空间信息与资源环境系面对当前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及佛山市日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方面的问题,积极跟踪学科发展前沿,解决地方经济建设的迫切需求,逐步形成了以地表过程研究为主线、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保护等研究内容为主的研究方向,以“土地规划与管理”、“地表退化过程与防治”、“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与开发”为核心的研究内容,以及以“3S”技术与资源、环境结合的研究优势,奠定了石漠化和土壤侵蚀及治理、耕地保护和土地复垦等研究特色。2010年以本系为依托的“国土资源环境与旅游研究中心”成为第三批校级科研平台,2016年“广东省西江北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成为第四批校级重点提升平台。

对广东粤北的岩溶生态系统及石漠化开展了系统研究,在岩溶学动力系统、化学过程、空间侵蚀格局过程方面有理论创新,填补了南方岩溶环境研究中广东区域系统研究的不足,在广东省岩溶研究方面处于领先水平;并在粤西花岗岩崩岗治理研究方面形成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学科还具有GIS专业优势,在运用3S技术分析区域和城市的土地利用演变、植被覆被变化、景观格局优化配置、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等的监测与制图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本学科拥有“土地规划乙级资质证书”,在土地规划、生态规划、生态环境评价方面承接了数百万项目,尤其在耕地保护方面,已完成的“佛山市基本农田补贴方案”使佛山成为我国第一个对基本农田进行直补的地市,为我国耕地保护在以工业反哺农业方面开创了先例。

近年来,本系教师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项;完成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上百项,累计到校经费1000万元以上。系团队成员在学科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教材1部,专著6部。科研团队人员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发明专利3项。

 

本系科研团队在青藏高原及粤北山区开展科研调查

五、学生工作

近年来,空间信息与资源环境系学生积极参加各项第二课堂活动,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术基金项目、实验室开放创新基金项目多项,并多次在省内外各项课外竞赛中获奖。其中获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二等奖”、优胜奖各3项,获广东省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三等奖”1项;获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之“西安世园会”专项竞赛“三等奖”1项;获校第九、十届“挑战杯”活动“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2017年由我系师生组成的“南粤村庄(整治)规划志愿服务队”积极相应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号召,奔赴云浮市郁南县建城镇合村、清远市阳山县黎埠镇、清远市连州等共计九个行政村、八十多个自然村进行了地形航拍、实地调研等工作,进行免费义务的美丽乡村规划助力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支持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也为学校荣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系师生赴清远进行美丽乡村规划、助力精准扶贫

 本系师生赴香港大学访问、交流

本系学生参加ESRI杯中国GIS软件开发大赛

六、建设目标

空间信息与资源环境系将以“培育优秀人才,服务地方建设”的思路,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以高级别纵向科研项目研发为突破点,力争将本系建成教学及科研成果更加丰富、特色更加鲜明、在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和地位的团队,整体上达到广东省同类院校先进水平,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向广东省及粤港澳大湾区不同地区、不同单位输送各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切实服务地方发展。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