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至10日,“第五届南海《更路簿》暨海洋文化研讨会”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举办。会议由海南大学、《太平洋学报》编辑部、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主办,由海南大学法学院、海南大学更路簿研究中心、海南省南海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承办。作为主办单位之一,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对研讨会高度重视,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许晓珠和科技处有关负责人等一行5人参加会议。
海南大学王崇敏副校长回顾了办会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指出本次会议的参会人数、参会论文数量、研究领域都有新的突破,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和学术社团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参会论文八十多篇,议题较往届都多,是5届会议中参会人数及参会论文篇数最多的一届,具有广泛的学术代表性,拓展了南海更路簿研究的视野。
许晓珠代表学校热烈祝贺研讨会成功召开。他介绍,佛山市是历史文化名城,其“南海区”得名于秦朝的“南海郡”,并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和近几年来取得的巨大成绩。许晓珠表示,学校将紧抓“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机遇,紧密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和省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科研及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契机,“高校+高端研究院所+龙头企业”的特色发展模式,以及濒临南海的地缘优势,团结和整合校内外研究力量,在现有的渔文化特色小镇、佛科海洋水产研究院和佛山文化产业研究院等的基础上,成立海洋文化研究基地,从文–理–工相结合的多学科视角,积极开展海洋文化调查研究。
会议期间,香港现代教育研究社高级编务经理陈佳荣,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刘义杰,中国社会科学院海疆智库王晓鹏研究员,海南大学叶英萍教授,海南大学更路簿研究中心阎根齐研究员,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夏代云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长曲金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张争胜教授,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章佩岚副馆长等八十多名来自历史学、考古学、科技哲学、文学、地理学、航海交通史、航海技术、信息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分别作专题发言。专家学者们在会议过程中踊跃交流,进一步深化了对于更路簿和海洋文化的理解。
闭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做总结讲话,概括了南海更路簿研究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进展,指出南海更路簿研究和海洋文化研究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重要论述作为统领,着力于学科融合和学术创新,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更路簿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把历史的南海,现实的南海,真实的南海研究透,阐释明,传播好。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集体参观了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观看丰富的实物展示和文字介绍了解南海历史文化。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Copyright JN江南官方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版网站试运行中,如您发现问题请联系我们xchb@fosu.edu.cn,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