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主办,佛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学术研究》杂志社、南方智库承办,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岭南文化研究院、工业设计与陶瓷艺术学院、广东虚拟现实产业研究院协办的2019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分会在我校仙溪校区A2报告厅举行。此次分会以“粤港澳大湾区特色文化资源调查与数字化保护”为主题,采取主会场报告、分论坛研讨等方式进行。
广东省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李敏,广东省社科联原专职副主席林有能,我校副校长李先祥,佛山市社科联主席邓翔,来自澳门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等省内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我校专家学者和相关部处负责人,以及佛山市和各区方志办、博物馆等文博单位的专家代表和媒体记者100余人参加了此次学术会议。人文与教育学院执行院长蒋家傅教授主持召开年会开幕式。
李敏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我校牵头承办本次年会表示感谢,对我校自2015年列入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以来所取得的跨越式发展成就表示祝贺。她指出,此次主题分会体现了广东社科界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具体的贯彻落实并展示了责任与担当,希望社科工作者们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多发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推出更多有效的理论阐释和实践研究成果,汇聚起同心共建人文湾区的磅礴力量。
李先祥代表学校对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谈到高建四年多来,在国家、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及服务地方等各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当前,全校上下紧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机遇,围绕“更名大学”“申报博士点”等重点工程,全力推进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再上新台阶。他表示,学校将主动对接大湾区建设发展的重大需求,全力推进人文社科的内涵发展,努力挖掘本土文化的学术资源,为粤港澳大湾区特色文化资源调查与数字化保护做出应有贡献。
邓翔表示,一流的理工科大学也需要一流的文科来支撑,希望佛科院以本次年会为契机,更好营造全市和学校社科学术氛围,努力打造社科人才培养以及服务地方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平台,并建立起长效机制,推动社科研究的繁荣与发展。
人文与教育学院副院长莫运平教授主持召开主会场报告。广东省社科联原专职副主席林有能以《<岭南十章>解读》为题,中山大学中国非遗研究中心主任宋俊华教授、博导以《大湾区非遗协同创新与数字化》为题,中山大学中文系杨权教授、博导以《岭南诗歌文献的整理与保护》为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副院长陈恩维教授以《地方性知识与非遗的生态性保护》为题,澳门大学濠江学者、香港理工大学访问学者罗言发教授以《广州、香港、澳门三地粤语的关系及其历史发展》为题,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工业设计与陶瓷艺术学院执行院长范劲松教授以《石湾传统陶瓷的数字化传承与虚拟展示平台研究》为题,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文系李婵娟教授以《<岭南三大家诗选>的编纂旨趣与诗学价值》为题,分别作了精彩的主题学术报告。
以“岭南非遗调查与研究”、“粤港澳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发展”、“岭南文学与艺术”、“粤港澳历史与文献”为主题的四场分论坛研讨于当天下午开讲,每个分论坛约16名专家学者依序发言,就其中的焦点、热点学术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陈恩维、王彦斌、李婵娟、袁瑾等评议专家对学术发言作简要点评,并在年会闭幕式上代表分论坛分别作了总结发言。专家们认为,分论坛论题丰富,论文质量高,发言体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会场交流热烈积极。
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是广东社科联着力打造的学术品牌,一直以来对全省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培育有着重要影响。本次会议征文共收到学术论文70多篇。大量的优秀论文的涌现,说明了学界对本次活动的认可。我校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人文与教育学院等作为本次学术年会的具体承办单位,受到省、市社科联的高度评价。
Copyright JN江南官方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版网站试运行中,如您发现问题请联系我们xchb@fosu.edu.cn,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