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在10月31日和11月5日举行了两次公开课教学活动,分别由罗强华博士主讲《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陶婷博士主讲《数据结构》。公开课活动是学院传统的常规教学活动,公开课的讲课对象是入职不久的青年博士,听课和评课的是学院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学院学科发展专员戎海武教授、副院长欧阳正勇、教务部督导李新晖参加了本次公开课活动。本次的公开课教学展示了新的教学风采和教学技术,在评课活动引发了头脑风暴和经验分享。
图1 罗强华博士和陶婷博士的公开课
本次公开课有三个新亮点。在教学平台方面,罗强华和陶婷博士在教学中都巧妙地引入超星学习平台,可以高效率地完成考勤签到、课堂练习、在线交互、即时反馈,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成为本次公开课的一大特色;在教学方法方面,两位公开课老师都能将日常生活中的形象化的案例与课程教学中抽象化概念进行类比或融合,使得枯燥和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而形象;在学习终端方面,通过实时交互系统的使用,解决了长期让教师头痛的低头族问题,使得手机不再是学生分神的玩具,而成为课堂教学的高效学习工具。
图2 数学学院公开课评课活动
本次公开课的评课活动也成为一个新的亮点,参加听课的老师从授课内容、教学技巧、信息化平台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点评,并结合自身的经验,分享教学过程中的实用技能技巧。本次评课活动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是一次交流、共享、赋能、成长的过程,希望青年教师以此为契机,不断深入思考,提升教学水平,打造高质量教学课程。
如何将课程思政巧妙地引入课堂教学,也是教师评课中的一大热点。作为专业教师,课程思政不能在课堂上喊政治口号,而是结合人工智能时代
的特征,进行润物细无声式的言传身教。比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要让学生懂得该课程奠定人工智能的重要基础,《数据结构》课程要让学生懂得该课程是掌握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有了学习目标,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图3 戎海武教授和李新晖督导在进行点评
戎海武教授对公开课从数学专业的角度进行了深度分析,充分展示了其丰富的阅历和扎实的功底。李新晖督导从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角度进行研究了分享,也对本次公开课活动中的“巧”与“妙”之处进行了形象生动的分析。
版权所有 © JN江南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