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超越深耕耘,教学相长秋结实
数学与大数据学院 冯莹莹老师
教学感悟:宁可不严格的理解,也不要严格的不理解。
教学改革措施及效果:
1.结合工程认证、结合中学数学课程改革进行高等数学课程内容的改革。结合工程认证,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做相应的修改。由于中学的数学课改已经走在前面,导致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与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之间存在一些脱节,我在坚持高等数学的内容主线的基础上,对部分知识点进行了适当的加强或削弱,使学生自然地从初等数学过渡到高等数学学习中来,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在同样的教学课时内,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课程内容改革中我还注意“好玩”,每一个定理、每一个概念,我都努力给出直观的解释,课堂上补充丰富的实例,跟学生分享网络上好玩的、跟数学有关的图片……都让学生觉得数学不是那么高高在上的,高数不难,高数好玩。
2.结合教育信息化进行教学手段改革。教育信息化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利用易班优课平台、超星泛雅平台、高等教育出版社ICC平台辅助课堂教学。利用教学平台、微信公众号、微视频、微信群等工具,我把备课、课堂教学、作业与课后反馈各环节有机与网络结合,方便学生随时学习、移动学习,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由于高等数学是公共基础课,我在学校统一考试的框架下,探索考核方式的改革。一是采取大作业与小作业相结合的方式。学生的平时成绩由作业、教学平台和课堂活动三部分组成。教学平台上的学习行为数据我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课堂上主动或者被动回答一次问题直接在平时成绩中加2分,极大刺激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此外,我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数学竞赛、数学建模等活动,力求改变学生学数学单纯为了通过期末考试的心态,倡导数学有用的理念。近三年来,我指导的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得不错的成绩。近三年中,我指导的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1项。
努力也带来了回报。首先是同行的认可,我在近三年获得数学微课竞赛全国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学校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然后是学生的认可,几乎每门课程结束后,我都会收到学生的卡片和留言,里面写满了学生们对数学的喜爱,和在数学课堂中的进步。作为一名教师,我坚信课堂教学无止境,既有的荣誉,将激励我继续奋斗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