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196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
1963-至今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1982-1984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生物大分子结构实验室A.V.Humboldt Research Fellow (洪堡学者)
1988 英国约克大学化学系,蛋白质晶体学实验室,Wellcome Research Fellow
2005 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任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晶体学会副理事长,现兼任《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学报主编,《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学报主编。
长期从事蛋白质三维结构及其与功能关系和分子改造研究。早年主要研究蛋白质激素、多肽神经毒素及动植物天然防御蛋白(包括抗真菌、抗病毒、抗肿瘤蛋白),作为主要成员参加我国胰岛素晶体结构研究。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次,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0年早期研究植物天然防御和微生物致病相关蛋白质,包括抗真菌、抗病毒、抗肿瘤蛋白的结构与功能。近年的研究方向为病原结构生物学,主要研究外源(如病原体感染)和内生(如生理基因突变)病原因素致病的蛋白质结构-功能基础,及其基于三维结构的分子机理,为深入解析疾病发生与防御机制提供精确定量的新知识新原理,从而对相关疾病的防治和药物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全面认识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获得一系列重要成果。2011年解析神经退行性疾病AOA1相关蛋白质复合物三维结构及致病分子机理,对AOA1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生机制提供了精确、定量的新知识、新原理、新概念,入选“生物无机和有机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Inorganic and Bioinorganic Chemistry》2012)。同时成为针对该类疾病创新生物医药研发的重要基础。
已在Nature、Science 等SCI收录的刊物发表原始研究论文200余篇,被上千次广泛引用;编著出版41万字《蛋白质工程》一书,被列为“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全国优秀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