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江南·(官方)官网入口-江南 SPORTS

医学部 school of medicine
1 2 3 4 5

药学专业电子白皮书

发布时间:2023-10-19

药学专业电子白皮书

 

 

 

高校名称: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100701        

专业类:         医学        

专业负责人:       郭嘉亮        

联系电话:       13826476717     


目录

一、专业基本信息

1.专业定位…………………………………1

2.培养目标…………………………………1

3.培养规格…………………………………1

4.课程体系…………………………………2

5.师资团队……………………………….. 2

6.教学条件和学生培养………………………..3

7.实践创新能力培养…..…………..………..5

 


药学专业

(广东省一流专业、广东省特色专业)

 

一、专业定位

立足大湾区,辐射粤西北,服务产业,培养能够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等工作,岗位胜任力强,善于应用、精于实践、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高素质应用型药学专业人才;依托广东省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建成产业联动性高、区域影响力强的一流药学本科专业。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从事药物研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药学专业人才。近年,重点以4PProjectPaperPatentProduct)为导向,围绕产业链与培养链双链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同时,联合共建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硕士学位点,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药学人才输送生源。

 

三、培养规格

本科四年制,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毕业要求:最低总学分182学分,其中拓展7学分;毕业论文合格。

专业知识:掌握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生药学、药剂学、中药炮制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药事管理法规与政策的基本知识;熟悉药学前沿发展动态以及先进分析技术;了解与药学相关其他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专业技能:熟练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基本实验技能,如药物的初步设计与合成、天然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方法与技术、中药材的鉴定与炮制、制剂的初步设计与制备、药物分析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初步药理评价、中药的质量评价等方面;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熟练应用至少一门外语;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的合格标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核心素养:达到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要求以及职业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要求,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药学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人际交流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创新能力和进行初步科学研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课程体系:

主干学科:药学、化学与生物学

核心课程: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用植物学、生药学、药理学、药剂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药事管理学。

主要的专业实验/实训:药物化学实验、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药物分析实验、药用植物学实验、生药学实验、药理学实验、药剂学实验、药学岗位综合技能训练。

 

五、师资团队:

药学专业建设有一支年富力强的师资队伍,当中博士学位占比90%,高级职称占比69.2%,海外经历30%;兼职教师来自生物医药行业内一线专家,高级职称占比100%;具有行业经历(医院、药企、研究机构等)双师型教师人数(包括双职称双素质人才)占57.9%近年,引进培养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负责人、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建设先进个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博士博士后 100名创新人物、课堂教学十佳教师等人才团队均具有海外及国内药学双一流学科教育背景。近三年参加全国医药院校实验教学改革大赛、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等大赛,共8人次获奖;《药物分析》教材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获教学成果奖一项,以及校级教学先进集体

专业负责人:

郭嘉亮,教授,生物医药工程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博士博士后100名创新人物岭南学者。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药品食品智能制造工程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药学会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生物医药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广东、湖南、陕西等省科技厅函评与会评专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顾问专家;中国中药产业学院副院长;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编委、青年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省厅级研究项目7项以及其他科研项目5项。

 

六、教学条件和学生培养:

药学专业坚持理论教学与实验过程有机结合的教学方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实验环境优良,配备有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大量先进教学仪器设备。此外,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与广东省内多家知名医药企业及三甲医院都建有长期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并正在申报生物医药区域创新与发展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为高素质应用型药学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为推进药学专业课程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在药学专业课程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改革方面开展了创新,并以实推动,组织引导药学学子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于实践中成长。

七、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以创新创业类竞赛为抓手,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创、互联网+、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等第二课堂活动,以赛代教培养双创精神与实践能力。近年学生参与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以一作身份在Sensor. Actuat. B-Chem.IF=7.460, JCR1区)、J. Chromatogr. A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获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奖、优秀毕业论文奖多项;获省级及以上奖励100余项,授权专利13项;孵化高新技术产品2项。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