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专业电子白皮书
高校名称: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名称: 护理学
专业代码: 101101
专业类: 医学
专业负责人: 黄峰
联系电话: 13542571641
目录
一、专业基本信息
1.专业定位…………………………………1
2.培养目标…………………………………2
3.培养规格…………………………………5
4.课程体系…………………………………6
5.师资队伍体系……………………………. 7
6.教学条件………………………………. .9
二、其他专业相关的重要信息……………….10
一、专业基本信息
1.专业定位(概述专业内涵,以及专业在学科、行业、社会发展中的定位)
1.1我校护理学专业定位:以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医学发展新理念为导向,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以校院协同、产教融合为路径,以“新医科”创新医学教育为抓手,培养出系统掌握“三基”、具有“五术”本领、彰显特色优势的应用型一流护理本科人才。
1.2专业内涵概述:护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护理是助人的活动。照顾是护理的核心。护理是一个过程,其方法是护理程序。1)护理工作从单纯照顾患者生活和疾病的护理,扩展为全面照顾和满足护理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需要;2)护理的服务对象不仅是患者,还应包括健康人;3)护理服务于人的生命全过程,从出生到衰老以至临终各个阶段都需要护理;4)护理不仅服务于个体,还要面向家庭、社区,注意保持人与环境的平衡。
1.3护理学专业在学科、行业、社会发展中的定位:(1)护理学为一级学科: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于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因此护理工作的内容肯定也要随之发展和变化。护理专业与医疗专业是有着不同的,前者是更重视人的,而后者则是更重视疾病的,所以护理学的工作理念应是以人为中心,从人的角度和人的思想出发,而不仅仅是传统的“医疗+护理”的工作模式。在护理人的过程中,在考虑人的生理方面的基础上,也要考虑人的生活习惯、家庭状况、生活环境、医疗状况以及职业危险等因素。所以,护理学的工作范围和工作性质就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首先,工作的场所不仅仅是医院了,学校、幼儿园、社区以及工矿企业都是护理学的工作场所,而护士也不仅仅是人健康的照顾者了,同时更应是人健康的教育者和促进者以及预防保健者,因此随着护理学实践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工作范围也已经超出了医学上一级学科的覆盖范围了,将护理学定位为一级学科。护理学设四个二级学科:“基础护理学”,“临床护理学”,“社区和家庭护理学”,“护理心理和人文学”。(2)行业定位:护理本科学制四年,根据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培养具备人文社科、医学、预防保健知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行业业方向:学生就业主要分布在各级各类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急救中心、康复中心、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并且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工作。①应对国家大健康服务需求:培养护理岗位胜任和应对突发疾病处置能力突出的人才。②应对国家人口老龄化及人口政策服务需求:培养老年、母婴、康复、口腔专业方向人才。③应对地方紧缺人才服务需求:产教深度融合2+2学制+“订单式”协同培养人才。(3)社会发展中的定位:护理学科为一级学科,全社会对护理人员有着巨大的需求,2019年国务院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计划将粤港澳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医疗健康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湾区腹地的一所地方性高水平大学医学院,抓住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建成湾区卫生健康合作的主体,粤港澳大湾区的护理学科不论在护理教育,实践,科研等方面都应乘势而上,高级护理实践更好地发挥和探索社会服务作用;以省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以国务院创新医学教育发展为指导,进一步构建社会服务需求的的高等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粤港澳+国际”创新模式,建设护理学科的多元化,国际化的研究团队;运用科学方法论,护理决策研究,形成重点专科研究方向和明确发展定位,形成”互联互通”示范区,优势互补;探索粤港澳湾区”互联网+护理服务”及人员师资培训,进一步促进湾区护理学科的可持续性发展,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
2.培养目标(立足本校办学特色,阐释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2.1立足本校办学特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较系统地掌握护理学及其相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风务实,精于实践,能基本承担不同环境下的护理工作,具有初步的教学、科研、管理和创新能力,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2.2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2.2.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初步形成以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为己任的专业价值观,关爱尊重护理对象。树立依法执业的法律观念,具有在执业活动中保护护理对象和自身的合法权益的意识。
指标点 1-1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
指标点1-2 初步形成以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为己任的专业价值观,关爱尊重护理对象。树立依法执业的法律观念,具有在执业活动中保护护理对象和自身的合法权益的意识。
(2)具有严谨求实和慎独的工作态度,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意识。初步形成成本效益观念和以最低的医疗成本获取护理对象最佳健康水平的意识。
指标点2-1 具有严谨求实和慎独的工作态度。
指标点2-2 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意识;初步形成成本效益观念和以最低的医疗成本获取护理对象最佳健康水平的意识。
(3)初步形成创新思维和批判反思精神,勇于循证实践,树立终生学习、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推动专业发展的观念。
指标点3-1初步形成创新思维和批判反思精神,勇于循证实践,树立终生学习、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推动专业发展的观念。
2.2.2知识要求目标
(1)掌握护理学及其相关的医学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指标点4-1 掌握与人体结构相关的医学基础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指标点4-2 掌握与人体功能相关的医学基础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指标点4-3 掌握与护理学相关的其他医学基础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指标点4-4 掌握与护理学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指标点4-5 掌握护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生命各阶段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对象的护理知识。
指标点5-1 掌握妇女与儿童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的护理知识。
指标点5-2 掌握成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的护理知识。
(3)熟悉不同人群的预防保健及健康促进知识,熟悉防控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关知识。
指标点6-1熟悉不同人群的预防保健及健康促进知识,熟悉防控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关知识。
(4)熟悉四个专业方向(母婴护理、老年护理、口腔护理、康复护理)其中之一的基本知识。
指标点7-1熟悉四个专业方向(母婴护理、老年护理、口腔护理、康复护理)其中之一的基本知识。
(5)了解国家卫生政策及法律法规;了解传统医学的基础知识及护理的基本方法;了解护理学科的发展动态及趋势。
指标点8-1了解国家卫生政策及法律法规;了解传统医学的基础知识及护理的基本方法。
指标点8-2 了解护理学科的发展动态及趋势。
2.2.3技能要求目标
(1)具有运用护理程序对不同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基本能力。
指标点9-1具有运用护理程序对不同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基本能力。
(2)掌握基础护理技术、专科护理及诊疗配合基本技术、基本急救护理技术;具有与相关人员有效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具有从事社区护理的基本能力。
指标点10-1 掌握基础护理技术。
指标点10-2 掌握专科护理及诊疗配合基本技术、基本急救护理技术。
指标点10-3 具有与相关人员有效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具有从事社区护理的基本能力。
(3)具有初步运用批判性思维和临床决策的能力,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
指标点11-1具有初步运用批判性思维和临床决策的能力,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
(4)具有四个专业方向(母婴护理、老年护理、口腔护理、康复护理)其中之一的基本技能。
指标点12-1具有四个专业方向(母婴护理、老年护理、口腔护理、康复护理)其中之一的基本技能
13. 具有自主学习和创新发展的基本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健康保健需求。
指标点13-1具有自主学习和创新发展的基本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健康保健需求。
3.培养规格(明确专业的学制学分、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等)
3.1学位与学制: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最低总学分201学分,其中拓展7学分;完成毕业论文;毕业综合考试合格。
3.2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
3.2.1知识要求
(1)具有以对象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方法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2)具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和规范的实践操作能力,熟练完成各项治疗和护理能力。
(3)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常用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的观察判断能力和护理能力。
(4)具有对危急重症患者的初步应急处理的能力和配合抢救的能力。
(5)具有正确使用常用医疗仪器设备与保养的能力。
(6)具有为个人、家庭和社区人群提供疾病预防、传染病控制、消毒隔离服务和卫生保健服务的能力。
(7)具有初步运用计算机处理工作领域内的信息和技术交流能力。
3.2.2能力要求
(1)能制定工作计划的步骤,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2)具有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能力以及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
(3)具有决策、迁移能力,能记录、收集、处理、保存各类专业技术信息资料的能力。
(4)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
(5)能够初步学会用评判性思维方式分析和处理问题。
3.2.3素质要求
(1)具有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和价值观、敬业精神,正确认识护理专业,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尊重和爱护护理对象。
(2)具有诚实守信、严谨慎独的工作态度和规范的护理行为习惯。
(3)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
(4)具有从事专业工作安全生产、环保、职业道德等意识,能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5)具有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及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3.2.4岗位资格证书
1、护理专业本科学历毕业证书
2、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证书
3、全国英语四级考试合格证书。
4.课程体系(简要介绍专业课程体系总体框架,并罗列核心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
4.1核心课程
护理应用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与卫生法律法规。
4.2主要的专业实验/实训
护理应用解剖学实验、机能实验学、形态实验学、基础护理学实验、健康评估实验、内科护理学实验与实训、外科护理学实验与实训、妇产科护理学实验与实训、儿科护理学实验与实训、急危重症护理学实验、社区护理学实验与实训、康复护理学实验及实训、护理岗位综合技能实验等。
4.3方向及特色
为了适应“国家生育政策”、中国社会高速老龄化现状、疾病谱的改变及公众对口腔健康日趋关注现状,设有母婴护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和口腔护理四个专业方向。母婴护理注重产科护理知识、技能和母婴保健技能。老年护理方向注重老年综合护理、老年养生保健和安宁疗护。康复护理方向注重康复评定、作业治疗及神经和骨科康复。口腔护理方向注重口腔专科护理实用技术和口腔治疗过程中的“四手操作”。方向课程侧重于实践教学,同时引入订单式院校协同人才培养模式。
4.4专业课程体系总体框架
本专业学生毕业要求:最低总学分201学分,其中拓展7学分;完成毕业论文;毕业综合考试合格。 |
|||||||
学分、学时 课程平台、模块 |
必修 |
选修课 |
占总学分百分比(%) |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
课内教学 |
通识教育类 |
公共基础课 |
27.5+9.5(实践、课外) |
512+160(实践、课外) |
|
|
18 |
综合素质公共课 |
|
|
6 |
96 |
3 |
||
创新创业课 |
4.5+2.5(课外+拓展) |
84+52(课外+拓展) |
1 |
16 |
4 |
||
专业教育类 |
专业基础课 (含工程基础课) |
33.5 (含实践9.5) |
536 (含实践146) |
8 (含实践0.5) |
128 (含实践8) |
21 |
|
专业课 |
53.5 (含实践19.5) |
856 (含实践310) |
13 (含实践1.5) |
208 (含实践26) |
33 |
||
总计 |
119(含实践29)+12(课外+拓展) |
1988(含实践 456)+212(课外+拓展) |
28 (含实践2) |
448(含实践4) |
|
||
集中实践教学 |
37 |
47周 |
|
|
|
||
实践教学(含集中实践教学) |
78 |
2548 (668+1880) |
2 |
4 |
40 |
||
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 |
5(拓展) |
|
|
|
|
注:拓展学分列为课外学分。
5.师资队伍简要介绍师资队伍结构,包括教师队伍数量、职称、学科背景等。
5.1护理学专业课教师队伍概况
护理系共有专职教学人员22人,其中教师20人,博士3人,硕士8人,实验教师2人,教授1人,副高9人。教师队伍素质较高,但年龄结构偏高。
专业师资队伍一览表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技术/职务 |
学历 |
学位 |
从事专业 |
担任课程及学科研究 |
专职 /兼职 |
1 |
保颖怡 |
女 |
49 |
副教授 /支部书记、系主任 |
研究生 |
博士 |
护理 |
社区护理学、护理伦理学、基础护理学教学及研究 |
专职 |
2 |
鲁曼云 |
女 |
48 |
副主任护师 /系副主任 |
本科 |
学士 |
护理 |
基础护理学、精神病护理学教学及研究 |
专职 |
3 |
何欣欣 |
女 |
28 |
护师/系副主任 |
研究生 |
硕士 |
护理 |
护理教育学、护理学导论 内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 |
专职 |
4 |
黄 峰 |
男 |
58 |
教授/专业负责人 |
本科
|
硕士 |
临床 |
外科护理学、康复护理教学及研究 |
专职 |
3 |
潘杰 |
女 |
53 |
副教授 |
本科 |
硕士 |
护理 |
基础护理学、基础护理学、护理管理学、岗位综合技能理教育学教学及研究 |
专职 |
4 |
欧阳林静 |
男 |
52 |
副主任医师 |
本科 |
硕士 |
儿科学 |
儿科护理学、作业治疗学母婴保健、护理岗位综合技能 |
专职 |
5 |
林妙艺 |
女 |
44 |
讲师 |
学士 |
硕士 |
护理学 |
老年护理学、康复护理学 护理研究 |
专职 |
6 |
梁瑞媚 |
女 |
45 |
讲师 |
本科 |
硕士 |
护理学 |
护理心理学、护理人际沟通 |
专职 |
7 |
范 宇 |
女 |
54 |
副主任医师 |
本科 |
学士 |
内科学 |
内科护理学、护理岗位综合技能 |
专职 |
8 |
马 聪 |
男 |
58 |
副主任医师 |
本科 |
学士 |
外科学 |
外科护理学、护理岗位综合技能 |
专职 |
9 |
李 新 |
女 |
58 |
副教授 |
本科 |
学士 |
妇产科学 |
母婴保健、妇产科护理学 产科护理综合实践、护理岗位综合技能 |
专职 |
10 |
刁伟霞 |
女 |
59 |
副教授 |
本科 |
学士 |
妇产科学 |
外科护理学、产科护理综合实践 |
专职 |
11 |
蒲 凡 |
女 |
54 |
副教授 |
本科 |
学士 |
|
眼耳鼻喉科护理学 |
专职 |
12 |
林莉萍 |
女 |
59 |
副教授 |
本科 |
硕士 |
统计学 |
医学统计学 |
专职 |
13 |
朱凡特 |
女 |
47 |
讲师 |
本科 |
硕士 |
内科学 |
临床康复学、急危重症护理学 |
专职 |
14 |
张晓丹 |
女 |
44 |
讲师 |
本科 |
学士 |
诊断学 |
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护理岗位综合技能 |
专职 |
15 |
吕 炜 |
男 |
59 |
讲师 |
本科 |
学士 |
外科学 |
外科护理学、护理岗位综合技能 |
专职 |
16 |
张孝良 |
男 |
58 |
主治医师 |
本科 |
学士 |
外科学 |
外科护理学、护理岗位综合技能 |
专职 |
17 |
苏淑文 |
女 |
34 |
讲师 |
研究生 |
博士 |
预防医学 |
预防医学 |
专职 |
18 |
刘丽娜 |
女 |
30 |
护师 |
研究生 |
硕士 |
护理学 |
外科护理学护理学导论内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 |
专职 |
19 |
方培婉 |
女 |
26 |
助教 |
研究生 |
硕士 |
统计学 |
医学统计学 |
专职 |
20 |
方芳 |
女 |
37 |
主治医师 |
研究生 |
博士 |
中西医结合 |
内科护理学、皮肤性病学、中医学教学及临床研究 |
专职 |
6.教学条件:(简要介绍教学设施情况,包括教学设备、实验室、实习基地等)
6.1教学设备、实验室
在现有固有资产约400万元1500m2专业实验室基础上,增加108m2的老年护理实验室,投入近100万元相关设备。下设基础护理实训室、内科护理实验室、外科护理实验室、妇儿护理实验室、健康评估实验室、动物实验室、模拟手术室、重症监护室。该中心现有各种人体模型、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简易呼吸机、电动洗胃机、婴儿光疗暖箱、早产婴儿培养箱、蒸馏水器、显微镜、电热鼓风干燥箱等先进的教学仪器。
(1)基础护理实验室:承担护理专业学生《基础护理学》的实训课。拥有仪器设备:平床、手摇两折床、电子导尿模型、晨间护理车、换药车、送药车、双门器械柜、洗头车、注射器销毁装置 、投影机、手摇三折床、电子导尿模型等。
(2)外科护理实验室:承担护理专业学生《外科护理学》的实训课。拥有仪器设备:双门器械柜、三速低压电钻、消毒臭氧机、换药车、踏脚架、有机玻璃熏箱、诊查床、颈骨牵引架等。
(3)模拟手术室:承担护理专业学生《外科护理学》的实训课。拥有仪器设备:九孔无影灯、妇科手术器械、高频电刀、电脑输液泵、机械手术床、升降病人推车、急救车、气管切开手术、气管套管、有机玻璃薰箱、换药车、三用水箱、消毒臭氧机、器械台、注射器销毁装、有机玻璃薰箱、感应洗手槽、冰箱、彩电等。
(4)重症监护实验室:承担护理专业学生《外科护理学》和《急救护理学》的实训课。拥有仪器设备:立式呼吸机、除颤仪、抢救床、心肺复苏模型、急救车、超声雾化器、单道心电图机、多参数监护仪、电脑输液泵、手术交换车、双门器械柜、消毒臭氧机、换药车、晨间护理车、器械台、有机玻璃薰箱、注射器销毁装、横式医用气垫、冰箱、彩电等。
(5)急救实验室:承担护理专业学生《外科护理学》和《急救护理学》的实训课。拥有仪器设备:心肺复苏模型、电动洗胃机、单道心电图机、多参数监护仪、立式呼吸机、电脑输液泵、有机玻璃薰箱、手术冲洗车、抢救床、横式医用气垫、换药车、多用晨间护理车、急救车、冰箱、双门器械柜、注射器销毁装、消毒臭氧机等。
(6)妇儿护理实验室:承担护理专业学生《妇产科护理学》和《儿科护理学》的实训课。拥有仪器设备:婴儿床、早产婴儿培养箱、新生儿抢救台、分娩机转示模型、人工流产吸引器、器械台、双门器械柜、急救车、换药车、器械台、药品柜、消毒臭氧机、儿按摩台、婴儿游泳池、婴儿浴盆、胎心监测仪、工作台CR、小儿吸痰器、器械台、手产检三用床、单臂托盘架、换药车等。
(7)模拟病房:承担护理专业学生《基础护理学》的实训课。拥有仪器设备:手摇三折床、手摇两折床、笔记本电脑、彩电、器械台、电脑病房护理、有机玻璃薰箱、冰箱。
(8)健康评估实验室:承担护理专业学生《健康评估》的实训课。拥有仪器设备:诊断床、铝合金观片灯、检眼镜、体重称、两用听诊器、台式血压计、电脑、胸腹部多媒体、模拟人等。
6.2校企合作构建职场化的实践教学基地
(1)共建学校外实训基地 在原有15家护理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基础上增加4家老年护理实践教学基地。
(2)按照国家标准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以培养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注重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大幅度修改教学大纲,增加综合性实验比例,专业实践的形式多样,占总学时的比例为46.1%。
二、其他专业相关的重要信息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护理系前身为创建于1924年的佛山循道高级护士技术学校,1951年成立佛山卫生学校,我校护理专业成为当时广东省仅有的二所卫生学校护理教育之一;1995年开始护理专科教育,并被广东省推荐为省示范专业。2005年并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开始本科教育,面向广东省内及省外部分省份招生。逐渐停办中专和大专教育后,目前护理学专业仅开设本科教育,学制4年,毕业后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主要为地方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初步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具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护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特色专业方向。2017版人才培养计划设有母婴护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和口腔护理四个专业方向。与医院联合开展订单式院校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和佛山市中医院开展协同培养的培养模式,协同培养助产方向护理人才和中医护理方向人才。
护理学专业课专任教师教学经验丰富,近三年来,10多人次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获奖比例全学院最高。
近三年护理系教学团队获得教研项目61项,其中部级项目8项,省级项目16项;校级项目37项。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研论文28篇;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17部;承担省级科研课题4项,市厅级科研项目5项,校级项目12项;近三年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28篇;其中SCI 2篇;专利授权33项,专利成果转化2项。近三年来,本专业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学业发展,成果丰硕。荣获国家级奖项5项,省级奖项20余项。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获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3项。2020获批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智慧康复器材研制重点实验室”,2020获批“佛山市智能輔具与康复医疗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佛山市智慧康复研究院”。2019获批主动健康与老龄化科技应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2019获批广东省教育厅国家级重点领域人工智能专项1项,2021获批佛山市社会领域科技攻关项目1项。为应对健康中国2030,以疾病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促进为中心,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学校依托该学科在广东省率先开设护理学(康复方向)专业。
目前该系正根植专业定位,凝练专业特色,加快基于器官系统的基础与临床整合式教学改革,构建理论、实践教学与临床护理实际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加快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护理教师队伍,提升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掌握三基,具有五术本领,大爱无疆尚德精术的高素质应用型白衣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