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济困,崇德向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是社会倡导的时代新风,也是中国梦的时代要求。当前,佛山正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携手贵州黔东南、西藏墨脱、新疆伽师、肇庆、云浮等对口帮扶(支援)地区共同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市内乡村振兴也如火如荼全面推进。学校党委向全校师生发出2023年扶贫济困日活动倡议。近日,学校离退休工作处河滨片区的离退休教工,积极响应倡议,踊跃献出爱心,短短两天,就有181人共捐善款27466元。
今年的扶贫济困捐款是以微信和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片区管理组发出捐款倡议和通知的第二天,早上八点钟一到,片区离退休微信群就活跃起来,老党员老同志们一个接一个地捐,且都不是表示式的,而是倾囊相助,有多少力出多少力,把爱心体现在踊跃中,把善举体现在解囊中。党员积极带头捐,老同志们踊跃捐。老党员郑宝霞第一个捐,她捐了400元,又为她先生江汉坤老师另捐了200元。离退休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胡国明带头捐了500元。解放战争就入伍的退役女军人梁达平和荣获“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的老党员伍佛香、胡汝深,他(她)们没有微信,也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就请求龙恩保书记拉他们的孩子进群,让孩子用微信代捐。随孩子居住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叶文芳老师,已84岁高龄,身体不好,都是躺在床上,但听说要为扶贫济困捐款,而她居住在国外,微信又没有绑定银行卡,想捐却不会操作,便一上午都在急着咨询如何把要捐的钱转过来,最后终于在张海文书记的帮助下,终于通过帐号转账方式捐款成功,她和她先生各捐了500元善款。她说,我是祖国培养成长的医生,虽然退休后随子女居住在国外,但国家每月定期给我发养老金,我很幸福,更荣幸自己是中国人。现在政府倡议,我知道了当然要积极参加。80多岁的马丽秋老师,退休后随子女居住在香港,五月份因病住院,身体还没全部康复完,看到通知后也积极参加捐款;家住市内的退休教工没有微信的,自己乘公交车回学校用现金捐献。口腔医院的退休医护人员,也积极为济困活动献爱心,没有微信、没有在群里,得知信息后,就委托口腔医院党支部代收,然后统一交到片区善款统计员手里。当然,也发生误点红包又退回来的插曲和故事,但给捐款过程增加了一些趣味和快乐。
这次扶贫济困捐款活动,倡议时是建议每个人捐100元,有困难的可以捐50元,但现在每个人都是捐了100元以上。这些曾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和医学教育奉献力量,如今他们离退休后仍积极参加慈善公益事业、帮扶困难群众,让大爱流传。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让弱者有前行的力量,让贫者有振作的希望,当阳光洒在他们的脸上,温暖将留在我们的心里。总之,是应该为这次积极参加扶贫济困捐款活动的全体离退休教职工点赞!
(离退休工作处)
Copyright JN江南官方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版网站试运行中,如您发现问题请联系我们xchb@fosu.edu.cn,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