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江南·(官方)官网入口-江南 SPORTS

共青团JN江南官方委员会
(创新创业学院)

Foshan University Communist Youth League

基层团建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首页 > 基层团建 > 正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领导送15支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到新兴开展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8日

    为深入贯彻省委“1310”部署,助力“百千万工程”,深化“双百行动”“三乡行动”,1月17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钟飞健送15支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到新兴县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并参加新兴县“双百行动”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对接会。团省委学校部社会实践组组长梁兆铭,新兴县县委常委梁福慧,“双百行动”驻县服务队队长蒋忠海、副队长黄淼瀚,佛科院团委书记蒋尊国,新兴县各镇街和相关单位代表,以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师生代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了对接会议。会议由团新兴县委书记潘自攀主持。

    钟飞健对新兴县大力支持我校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百千万工程”工作,认真落实广东省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的有关安排,已和新兴县进行对接并签署合作协议,加入了“双百行动”高校联盟。寒假期间,我校立项了24支校级重点实践团队,分别前往云浮新兴、肇庆黄田、湛江雷州等地开展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其中,有15支师生团队来到新兴县,到各镇街及温氏研究院、公路事务中心等单位,结合专业知识,开展裂果识别助农、家禽健康养殖、屠宰废水整治、农村道路检测与养护、医疗卫生服务、新媒体助农助企、文化旅游发展等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协助当地探索乡村振兴的路径,助力新兴高质量发展。他提出,一是希望参加此次社会实践的老师、同学们要脚踏实地,锤炼本领,挺膺担当。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作为省市共建高校,扎根基层是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特点,本次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要突出以解决基层实际问题为导向,利用好假期社会实践的契机,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当地所需,将农村需求与专业科研相结合,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专业所学知识解决当前镇、村发展面临的难题。二是希望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推动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取得实效。围绕“双百行动”首期签约的重点项目,学校和新兴县的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共建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校地协作与沟通联系,共同打造出一套有特色、能落地、可推广的模式。三是希望新兴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在我校学生实践中能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在新兴的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接下来,我校将认真贯彻落实“双百行动”要求,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优势,聚焦“县域所需”,发挥“高校所能”,把助力新兴县的高质量发展和推进学校的高质量办学紧密结合起来,聚焦县域产业发展、城乡建设规划、集体经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人才培养和改革创新等领域加强共建,为“百千万工程”贡献JN江南力量。

    新兴县县委常委梁福慧代表新兴县委、县政府对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的老师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提出,去年8月以来,新兴县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地结对、合作共建,三方统筹推动健全完善协调联动机制,落实共建重点项目清单,建设科创平台、实践基地、培训学院、青年乡创空间,谋划做实一系列校地共建项目,有力有效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校地结对共建成效初显,“双百行动”实现良好开局,为新兴深入实施 “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的发展动能。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是“双百行动”的重要部分,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也是加快推动校地成果转化的重要抓手。新兴县将认真贯彻落实“双百行动”和突击队行动的部署要求,用足用好帮扶资源,全力做好对接服务保障,千方百计为校地合作提供良好环境、创造良好条件,不断推动“双百行动”走深走实,奋力开创县域高质量发展和高校高质量发展的互利双赢局面。希望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进一步深化结对共建,以新兴县入选全省首批 “百千万工程” 典型县为契机,充分发挥专业、科技、智力和人才优势,立足共建领域,深化资源共享,加强相关领域协作,聚焦策划共建重点项目,派出更多人才资源下沉到新兴基层一线,让结对共建工作尽快结出更多硕果,助力新兴形成创先实绩、成为典范标杆。希望同学们发扬吃苦精神,砥砺奋进担当,坚持知行合一,以自身专业特长服务社会所需,积极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中,破解基层高质量发展难题,在“双百行动” 中奉献青年力量,彰显高校担当,为新兴实施 “百千万工程”注入青春活力。

    对接会上,钟飞健、梁福慧、梁兆铭分别为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指导老师代表、学生代表、新兴县镇街代表授旗。创客实践团指导老师余丽、裂果识别实践团张荣福同学以及卓粤文化医疗队梁绮琳同学作为代表进行了分享发言,他们纷纷表示接下来将在新兴县的实践中利用专业特长,服务地方所需,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会后,15支实践团队分别在结对镇街代表的带领下前往实践地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