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智能微纳光电技术联合实验室自2021年立项建设以来,在《Nature Photonics》(IF=39.728) 、《Nature Electronics》(IF=33.68)、《Energy Storage Materials》(IF=17.789)和《Solar RRL》(IF=9.173)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中科院大类一区以上系列高水平论文21篇。
2022年8月,严冬博士以第一作者第一单位在国际知名期刊《Solar RRL》发表封底学术论文“Lead Leaching of Perovskite Solar Cells in Aqueous Environments: A 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该研究与英国玛丽女王大学的Zhe Li等科研团队合作,研究多种高效钙钛矿及量子点光伏器件在模拟雨水喷淋环境下铅元素沥出的动力学机制。范智勇教授团队聚焦钙钛矿等新型光电材料及平面LED器件等研究,在《Nature Photonic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Large-scale planar and spherical light-emitting diodes based on arrays of perovskite quantum wires”系列高水平论文8篇。罗正汤教授团队聚焦大面积二维材料光电材料及LED器件等研究,在《Small》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 “Band Alignment Engineering by Twist Angle and Composition Modulation for Heterobilayer” 系列高水平论文6篇。邵启明教授团队聚焦磁性随机存储器和自旋电子太赫兹发生器等研究,在《Nature Electronic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Efficient AI with MRAM” 系列高水平论文5篇。
粤港澳智能微纳光电技术联合实验室是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牵头,依托光学工程省级重点学科,联合香港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和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于2020年11月获广东省立项建设。联合实验室聚焦微纳光电材料与器件、半导体芯片激光微纳切割、微纳LED超清显示开展科学研究与产业化,推动大湾区光电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