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6
(1)2017年国内外学术交流
序号 |
讲学或报告人员姓名 |
报告人单位 |
讲学或报告时间 |
交流内容 |
1 |
祝志文 |
3.6 |
钢-UHPC组合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构造细节的应力响应特征和疲劳性能研究 |
|
2 |
傅鹤林 |
3.2 |
多溶腔隧道结构安全的后评估及营运期间监控技术研究 |
|
3 |
华旭刚 |
湖南大学 |
5.23 |
悬索桥超临界颤振研究 |
4 |
聂国华 |
同济大学 |
4.6 |
各向异性椭圆夹杂问题的解析解与应用 |
5 |
杨文武 |
AECOM公司 |
12.25 |
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技术挑战和工程创新 |
6 |
陈华鹏 |
英国格林威治大学 |
9.18 |
|
7 |
Phil Jones |
英国卡迪夫大学 |
12.11 |
Sustainable |
8 |
大野义照 |
日本大阪大学 |
12.12
|
装配式建筑结构 |
9 |
和智美德 |
日本ps三菱东京建筑支店 |
||
10 |
大迫一德 |
日本 |
||
11 |
冯德民 |
藤田技术中心 |
(2)2018年国内外学术交流
序号 |
报告(讲学)人 |
报告(讲学)人单位 |
报告时间 |
交流内容 |
1 |
张起森 |
长沙理工大学 |
7.4 |
中国交通科技的世界梦 |
2 |
翟长海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6.27 |
工程结构设计地震动输入研究最新进展 |
3 |
胡羡聪 |
佛山市茶花协会 |
6.27 |
金佛山银佛山——生态文明创新建设美佛山 |
4 |
戴建国 |
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学系 |
6.25 |
新型土木工程材料在混凝土基础设施维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5 |
张伟海 |
广东壹一科技 |
6.25 |
有梦最美 田园生活 |
6 |
王静 |
华南理工大学 |
6.21 |
绿色建筑的机遇与挑战 |
7 |
鄞珊 |
广州画院 |
6.20 |
诗画之境——构建我们心中的景观 |
8 |
黄培彦 |
华南理工大学 |
10.21 |
FRP加固RC构件的环境疲劳/耐久性研究 |
9 |
黄培彦 |
华南理工大学 |
10.24 |
国基指导 |
10 |
李丽娟 |
广东工业大学 |
10.31 |
如何撰写SCI论文 |
(3)2019年国内外学术交流
序号 |
报告(讲学)人 |
报告(讲学)人单位 |
报告时间 |
交流内容 |
1 |
刘爱荣 |
广州大学 |
1.2 |
基金申报 |
2 |
感本广文教授 |
日本静冈理工科大学 |
3.11 |
Evaluation of the coefficient of restitution matrix in multiple impacts of three identical spheres |
3 |
朱宁教授 |
日本静冈理工科大学 |
3.11 |
日本的能源结构及太阳能利用 |
4 |
佐藤健司教授 |
日本静冈理工科大学 |
3.12 |
Towards the Singularity of Architecture |
5 |
卢应发教授 |
湖北工业大学 |
4.11 |
边坡及岩土力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的反思 |
6 |
吕良正 |
台湾营建研究院院长 |
5.20 |
结构优化 |
7 |
王俊杰 |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10.24 |
复杂条件下砂岩与泥岩的力学特性探讨 |
8 |
冯娴慧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
10.31 |
线教学平台上的专业课程在课程内容的优化选择、教学方法设计与实施、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 |
9 |
周胜军 |
澳大利亚咨询公司 |
10.28 |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及裂缝分析控制 |
10 |
刘少瑜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11.7 |
可持续性发展与设计的交融 |
11 |
何存富 |
北京工业大学 |
12.2 |
心所向,驰以恒 –NSFC项目申请的体悟 |
12 |
吴昊 |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12.13 |
军事和民用土木工程防护 |
13 |
吴波 |
华南理工大学 |
12.27 |
基金申报 |
(4)2019年国内外学术交流
序号 |
报告(讲学)人 |
报告(讲学)人单位 |
报告时间 |
交流内容 |
1 |
杨光华 |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 |
9.25 |
岩土工程的挑战与岩土力学的发展
|
2 |
曾亚光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9.27 |
国基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