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江南·(官方)官网入口-江南 SPORTS

土木与交通学院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导师介绍

杨新华

2024-07-17

姓名

杨新华

  

政治面貌

党员

 

籍贯

湖北天门

出生年月

1967.3

参加工作时间

1984.6

最高学历(学位)

博士

现行政职务及任职时间

学术院长,2022.7

擅长领域

混凝土类材料断裂、腐蚀、生物修复及其性能优化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邮箱)

yangxinh@hust.edu.cn

学历学位教育情况

起止年月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学制(年)

学历(学位)

1981.9-1984.6

湖北省沙洋师范学校

普通师范

3

中专

1986.9-1989.6

湖北大学

物理

4

学士(提前一年毕业)

1989.9-1992.5

华中理工大学

固体力学

3

硕士

2000.9-2003.12

华中科技大学

固体力学

3

博士

 

主要工作经历

自何年何月

至何年何月

在何地、何单位任何职

1984.6

1986.8

湖北省天门市华湖中学教师

1992.5

2003.4

冶金工业部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工业结构安全研究所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2003.4

2020.8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副教授(2003.4)、教授(2005.11)、博士生导师(2006.6)、三级教授(2008.11)、力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2015.10

2020.9

2022.6

华中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力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

 

2022.7

至今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交通与土木建筑学院教授、学术院长

 

一、教学工作情况

课程类别

何年何月至

何年何月

讲授课程名称

2004年至今

工程力学

2006年至今

疲劳与断裂

 

 

 

 

二、专业技术工作

起止年月

项目(任务)内容

本人所起的作用

2021.1-2024.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2072120):细菌混凝土缺陷修复的微观机制及其力学模型

主持

2019.1-2023.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1832013):南海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损伤及其与碳化和氯离子传输之间的耦合作用

联合主持

2018.1-202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1772137):循环载荷作用下纳米晶金属晶界迁移滞回行为及其内在机制

主持

2016.1-2019.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1572135):低维铁电材料极化漩涡畴形成和演化的定量表征和判据

主持

2009.1-201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0872073):考虑骨料级配效应的沥青混合料粘弹塑本构关系研究

主持

2008.1-2010.12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6-0645):微态理论及其在铁电材料多尺度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主持

2007.1-2009.12

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07ABB010):铁电材料多尺度模拟的微态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主持

三、业绩成果情况

(一)公开发表的论文、艺术作品

序号

             

作者

名次

发表

年月

刊物名称(刊号)

刊物主办单位

1

沥青混合料半圆弯曲断裂实验和离散元数值分析

通信作者

2018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35(4): 123-129

 

2

沥青混合料车辙变形的离散元数值模拟

通信作者

2018

固体力学学报, 39(3): 268-274

 

3

沥青混合料三点弯曲断裂的扩展有限元模拟

通信作者

2017

固体力学学报, 38(3): 281-286

 

4

沥青砂粘弹塑蠕变损伤本构模型实验研究

 

通信作者

2013

工程力学, 30(4): 249-253

 

5

应用自洽方法预测沥青混合料蠕变行为

通信作者

2013

应用力学学报, 30(2): 1-5

 

6

基于Eshelby等效夹杂理论的沥青混合料有效粘弹性质分析

通信作者

2012

工程力学, 24(10): 244-248

 

7

沥青混合料车辙形成过程蠕变损伤的数值分析

1

2012

公路, (9): 1-5

 

8

利用三维随机模型分析沥青混合料的蠕变行为.

通信作者

2011

固体力学学报, 32(4): 390-397.

 

(二)SCI、 EI 、 ISTP、人大复印资料索引论文

序号

                  

作者

名次

发表

年月

刊物名称(刊号)

刊物主办单位

1

Characterization of recoverable behavior of largely-deformed asphalt mortar with a nonlinear hyper-viscoe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通信作者

2022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320: 126299.

 

2

Experimental study of fracture properties of 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 by three-point bending tests on granite-mortar hybrid beams

1

2020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63: 120605.

 

3

Bilinear elasto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with polyvinyl alcohol content for strain-hardening cementitious composite

通信作者

2019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9: 388-394.

 

4

Air void affected zone in concrete beam under four-point bending fracture

通信作者

2018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4(2): 130-137

 

5

Stochastic viscoelastic-viscoplastic response of asphalt mixture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通信作者

2017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ASCE, 143(8): 04017049.

 

6

A stochastic viscoelastic-visco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rumb rubber modified asphalt mixture

通信作者

2016

Materials & Design, 89: 802-809

 

7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ree-point bending fracture of pre-notched asphalt mixture beam

通信作者

2015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90: 1-10

 

8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fracture behavior of asphalt mixture under direct shear loading

通信作者

2015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86: 21-32.

 

9

Three-dimensional heterogeneous fracture simulation of asphalt mixture under uniaxial tension with cohesive crack model

通信作者

2015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76: 103-117

 

10

Fracture simulation of pre-cracked heterogeneous asphalt mixture beam with movable three-point bending load

通信作者

2014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65: 232-242

 

11

Modified Cross model for predicting long-term creep behavior of sand asphalt

通信作者

2014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65: 43-50

 

12

Simulation of damage evolution and crack propagation in three-point bending pre-cracked asphalt mixture beam

通信作者

2014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55: 323-332

 

13

Creep and recovery behavior characterization of asphalt mixture in compression

通信作者

2014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54: 504-511

 

14

Prediction method of long-term mechanical behavior of largely deformed sand asphalt with constant loading creep tests

通信作者

2012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ASCE, 138: 1457-1467.

 

15

Tensile fracture simulation of random heterogeneous asphalt mixture with cohesive crack model

通信作者

2012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92: 40-55

 

16

Multiscale fracture simulation of three-point bending asphalt mixture beam considering material heterogeneity

通信作者

2011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78: 2414-2428

 

(三)公开出版的著作

序号

书名(书号)

作者

名次

出版

年月

完成章节字数(万)

出版单位

1

沥青混合料力学(ISBN978-7-03-048004-0

1

2016.6

24.9

科学出版社

2

疲劳与断裂(ISBN978-7-5680-4367-0

1

2018.8

26.6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四)获专利的情况

序号

时间

名称

类别

专利号(授权号

国别

1

2018

一种适用于空间桁架结构的平面节点耦合处理方法

发明专利

ZL201810284104.8

中国

4

2007

袋式除尘器结构计算和优化设计软件

软件著作权

2007SR07242

中国

5

2007

大型模块化袋式除尘器虚拟装配软件

软件著作权

2007SR06225

中国

6

2012

结构快速参数化建模软件

软件著作权

2012SR051776

中国

7

2012

随机多面体骨料快速生成和投放软件

软件著作权

2012SR100650

中国

2

2020

平面应变断裂韧度测定虚拟仿真实验软件

 

软件著作权

2020SR1505404

中国

3

2020

金属材料疲劳强度虚拟仿真实验系统

软件著作权

2020SR1505405

中国

8

2010

用于材料万能实验机的反向加载装置

实用新型

ZL201020258346.9

中国

9

2011

材料长期蠕变实验仪

实用新型

ZL201120008964.2

中国

10

2012

一种用于剪切开裂试验的夹持装置及剪切开裂装置

实用新型

201220460976.3

中国

11

2012

一种用于沥青混合料的压头间距可调的四点弯曲试验装置

实用新型

201220460977.8

中国

(五)获现职称以来获奖情况(含指导学生的获奖)

时间

          

授奖部门

获奖名称和等级

本人排名

2005

ADSS光缆与输电线路同塔并架工程集成分析系统研究

教育部

科技进步一等奖

3

2006

压电材料与结构的断裂损伤理论及剩余强度关键问题研究

湖北省人民政府

自然科学三等奖

2

2007

疲劳与断裂

教育部

国家精品课程

1

2009

启迪研究思维,打造精品课程

湖北省人民政府

教学成果一等奖

2

2011

大型袋式除尘器结构优化设计和虚拟装配关键技术及应用

湖北省人民政府

科技进步二等奖

1

2013

疲劳与断裂

教育部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1

2015

宝钢优秀教师

宝钢教育基金会

优秀教师奖

1

2020

疲劳与断裂

教育部

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

1

2020

名师工作室

湖北省教育厅

主持人

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JN江南官方 - 土木与交通学院
欢迎各位学子报考土木工程硕士点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关闭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