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江南·(官方)官网入口-江南 SPORTS

土木与交通学院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学术活动

岭南讲座教授孙德安深入交通与土木建筑学院开展学术指导工作

2021-04-20

4月13-17日,我校聘请的岭南讲座教授、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孙德安教授来校对交通与土木建筑学院岩土工程方向的师生开展学术指导和交流。

孙德安教授是上海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非饱和土力学、土的工程性质以及岩土材料本构理论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在SCI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Career-long impact,职业生涯),以第一完成人或主要完成人(排名前3)获教育部或上海市自然科学奖5次(一等奖3次、二等奖2次)。现担任岩土工程学科国际著名期刊《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Acta Geotechnica》以及国内著名期刊《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力学》等刊物的编委,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土的本构关系及强度理论专业委员会、非饱和土与特殊土专业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中国振动学会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高放废物处置专业委员会委员。

4月13日下午在岭南讲座教授专用办公室B4-228,孙教授与杨虹老师和程马遥老师进行科研项目的深入交流,主要讨论程马遥老师的广东省科技厅粤佛联合基金项目的进展和遇到的问题,包括对内部侵蚀机理、孔隙特征描述等具体研究方法方案给予指导和答疑。

4月14日早上8:30-12:00,在岩土实验室,孙教授与岩土工程方向的老师和研究生深入探讨土力学三轴仪、蠕变仪、非饱和土三轴仪等仪器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以及试验思路设计等方面的问题。

下午14:00-17:00,孙教授在B4-210与岩土工程方向教学科研团队的老师们围绕“岩土与地下工程专业建设思路”、“岩土与地下工程科研方向的选择”等内容,对岩土工程方向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讨论。参与人包括学院科研副院长鲁志雄,学院年轻院长陈舟,岩土工程团队带头人王祥秋,岩土团队教师刘慧芬、肖莹萍、曾卫、程马遥等。

4月15日早上9:30-12:00,孙教授在B4-210做了一场题为“非饱和土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主题是通过与饱和土力学的内容和原理比较,讲解非饱和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并介绍三个非饱和土力学的应用实例。参与人员包括罗冬梅院长、土木系教师和全体研究生,在座师生与孙教授就非饱和土方面的专业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场面热烈,互动活跃。

下午14:00-17:00,孙教授应邀前往刘慧芬博士的佛山市智云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参观并交流,就基坑智能监测、传感器的研发、广东省地质土层结构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孙教授表示愿意与公司开展一些合作研究,将不遗余力地为公司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4月16日在B4-228,孙教授就肖莹萍老师的广东省科技厅粤佛联合基金项目进行讨论和指导,并针对2021年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中涉及到的管涌、流土等科学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进一步明确肖老师未来的科研方向。

4月17日上午9.00-12.00在江湾校区邑谷活动中心,孙教授与程马遥老师就SCI论文的投稿方法和写作技巧进行讨论,针对已完成的待投稿论文,从论文的架构、英语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细致的修改。

孙教授到访期间,还查阅并研究了佛山市地铁施工过程中的地质资料,分析了以往产生的地质灾害原因,针对佛山地质特点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处理方法,拟定了下一步的合作研究方向。

孙德安教授的来校指导工作,对于交通与土木建筑学院岩土与地下工程专业和科研方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精彩的学术报告开拓了视野,为年轻教师和硕士研究生了解学科内容、寻找研究方向提供了思路;与年轻教师的互动和交流,为进一步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实验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和试验方案的确定等方面的具体指导减少了年轻老师的摸索过程,增强了年轻博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信心。期待孙教授及其他岭南讲座教授专家的下一次深度指导交流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JN江南官方 - 土木与交通学院
欢迎各位学子报考土木工程硕士点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关闭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