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2
土木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是交通与土木建筑学院的第一个学术性社团。社团成立至今,其成员多次参加国家、中南地区和广东省结构设计竞赛,取得了包括特等奖在内的奖励二十余项,2019年还荣获广东省优秀社团称号。3月19日上午10点,“土木工作室”在仙溪校区C3-206举办了新成员入室授戒仪式,旨在通过此次仪式不断告诫工作室成员要以“工匠精神”的态度扛起工作室大旗,并在今后的各级结构设计竞赛、BIM大赛等第二课堂科技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学校高水平理工大学建设添砖加瓦。学院党委副书记林贵忠、工作室指导老师陈玉骥教授和饶德军高级实验师、学工办廖希凯、刘斌、陈晓枫、周欣等老师一同出席。
首先,林贵忠代表院领导致辞,对过去一年中工作室指导老师和成员们的辛勤付出和成绩给予了肯定,对土木工作室未来的发展寄予厚望。
图1:学院党委副书记林贵忠致辞
接着,陈玉骥教授以一幅对联“土木工作室授戒仪式莘莘学子庄严宣誓,工程师之戒牢记于心结构大赛争创佳绩”开启《土木生必须知晓的“工程师之戒” 》的主题发言,用生动幽默的语言给大家讲述“多灾多难的魁北克大桥”的故事,并借此引出“工程师之戒”的重要含义,提醒工作室同学要以魁北克大桥施工事故作为警示,告诫我们:“工程师之戒”不是金,不是银,却无比珍贵。它是凝结了几十名死难者的血肉,是工程师心里的永久警钟。它不及钻石戒指珍贵与永恒,可是它却随时提醒着工程师所背负的责任,永远不要忘记历史惨痛的教训和耻辱,要时刻牢记工程建筑合理设计的重要性和严肃性。接着,陈老师以一首原创打油诗《忠告》和另外一幅对联“魁北克大桥坍塌事故血的教训——警示,工程师之戒土木儿女引以为戒——切记”给整个仪式会场增添了不少文艺气息。最后,陈老师为工作室的授戒仪式送上了一首“授戒仪式三字经”结束精彩的发言。
图2:陈玉骥教授寄语
随后,授戒仪式在激动的氛围中开启,各位老师分别为工作室新成员们颁发“工程师之戒”。饶德军老师有感而发,以一首言简意赅的打油诗继续激励工作室新成员要不断学习,不断奋斗,以小见大,注重细节,努力为土木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20级土木工程专业张淑婷、陈杰明两位新成员与大家分享自己入室以来丰富的收获与深刻的感受,并坚定地表明了自己为工作室奉献力量的决心。工作室骨干18级土木工程专业黄杰师兄,以切身经历激励工作室新成员们要发挥“后浪”之力,保持初心、恒心、耐心,为工作室再创佳绩!
图3:授戒仪式
仪式的最后一个流程,全体新成员在19级土木工程专业吴伙成同学的带领下,庄严宣誓:“立足模型,多元发展。团结友爱,为工作室的发展,贡献我的力量……”新成员们自信响亮的声音回荡在整个仪式现场,氛围十分热烈。最后,老师和工作室各位成员以一种独特地方式,在工作室旗帜上签字,留下自己的深刻印记,一笔一划,都是工作室新的热血与力量!
图4:入室宣誓
授戒仪式后,不少新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感悟。他们说:“入室仪式不是一个普通的仪式,而是对工作室精神的继承,同时也是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一个深刻教育。在陈老师讲述的关于魁北克大桥的故事中,我更加体会到从事土木工程这一行严谨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必须严格遵守要求,丝毫不能粗心”、“老师的演讲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陈玉骥教授,风趣而不失内涵,以魁北克大桥的故事给予我们警示,并告诉我们‘工程师之戒’背后的深意,当我真正拿到工程师之戒时,心理既兴奋又沉重,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饰品,还是惨痛教训的警戒,更是饱含老师对我们的期盼”、“参加这次授戒仪式,我受益匪浅,‘魁北克大桥’故事让我明白了工程师应当具有哪些精神,我们只有严谨细心做事,才能做好事。‘工程师之戒’让我们牢牢地记住魁北克大桥的故事,它告诫我们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谨慎细心地对待人生中大大小小的事”、“魁北克大桥的历史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不一样的故事,故事很严肃,但陈老师却能够以专业的角度与不失趣味地为我们讲解,我们不仅领略到魁北克大桥背后的趣事,也了解了作为土木工作者的责任。我们土木工作者在工作中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有一点马虎,仅仅一个数据的错误就有可能导致巨大的损失,甚至使许多无辜的人为此失去性命。接受了工程师之戒,我们就成为了土木工作室的一份子,我们也应该拿出认真务实的精神为工作室争光”、“那枚‘工程师之戒’与它的故事让我对工程师这个职业有了更多的期待,也产生了对这项工作的‘敬畏’之心,作为工程师应时刻牢记魁北克大桥的惨痛代价,对工作更加的负责、谨慎”。
图5:参会嘉宾和工作室成员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