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江南·(官方)官网入口-江南 SPORT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一线风采 >> 人文与教育学院 >> 正文

学党史、知党情、强党性:人文与教育学院党委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2021-09-07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人文与教育学院党委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与为师生群众服务结合起来,注重创新方式方法,用好红色资源,通过党史宣讲、实地走访、网络学习等形式,分层次、有重点、广覆盖地组织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从思想上、行动上全面引导师生党员学党史、知党情、强党性。

坚持学深悟透,上好党史学习教育“必修课”。学院党委将党史学习教育列为中心组和各党支部学习的主要内容,坚持重点篇目个人自学和集中交流研学,开展专家讲座、支部书记党课、学习培训、参观活动体验等教学活动,面向师生和青年学生持续开展教育活动。

举办“迎建党百年,铸信仰之路”系列讲座和党课。理论宣讲团成员、院领导和马院教师共计开展“学党史,知党情,强党性”“述往思来:从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延续精神血脉,凝聚青年力量”“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等党史主题讲座9场,926人参聆听讲座。全体院领导,支部书记落实党史专题教育党课27次,参与讲座和党课学习师生达1500人次。

走访红色教育基地缅怀先烈精神传递红色基因。学院师生党支部实地走访、参观南海县委旧址、参观“二七”革命烈士纪念碑、邓培故居、广三铁路革命斗争事迹展、农讲所等红色革命遗址,开展学习先烈伟大事迹、重温入党誓词、为烈士献鲜花、演绎歌曲《英雄赞歌》等活动;同时,征集以“学党史”为主题的书法、摄影、视频、征文活动,促使广大党员树立建功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受疫情影响,师生党支部线上浏览红色遗址,探索疫情下的党史教育模式。

红色资源应用于日常思政教育活动中。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院开展党史知识竞赛问答系列活动。一是开展面向全校青年学子的线下党史竞答活动,学院联合图书馆共同举办党史知识竞赛,引导学生阅读红色经典、了解党史故事。二是开展面向学院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线上党史知识竞赛,外语系本科生党支部主办,号召全院党员积极分子120人进行线上答题。三是开展面向全院学生的“云答题”活动,66日至615日,53个基层班共计1230人通过央视在线直播的方式,共收看了10期《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全部节目并且在云端同步完成在线答题和易班留言758次。此外学院组织青年学子每周开展共青团“青年大学习”,截至7月共计11424人次。

激发自主学习活力,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学院党委引导青年学子自觉学习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聆听同龄人讲述的红色故事,探索思政教育”朋辈互育“新形式。

青年学子积极参加“讲述红色故事,献礼建党100周年”的活动。学院组织一二年级学生开展班团活动,通过逐一讲述所学习和认识的红色革命遗址、家乡红色人物、红色电影观感等。学院3名党员和积极分子参加“致敬红色丰碑”全国红色讲解员大赛;学院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完成《南路革命红色基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以广东湛江遂溪县革命老区为例》项目挖掘湛江红色故事,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全国一等奖。

鼓励党员学生通过实地走访“读懂中国”,记录“五老”精神。深入了解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精神事迹,共计采访23位老党员,创作征文、短视频30份,其中4份征文、视频作品参加广东省关工委举办访“五老”比赛,学院获优秀组织奖,活动丰富了广大学子了解“五老”、践行“五老”精神的途径。

学生党支部举办“家乡的党史故事”为主题的“沉浸式”演讲分享会。34名党员和发展对象从家乡抗战历史、名人轶事、革命老兵访谈等角度向大家展现家乡先烈英勇抗战的感人故事。学院毕业班同学演绎党史故事“七根火柴”重现革命遗风。帅栩洁同学参加了省教育厅举办大学生讲党史公开课活动,身体力行宣传红色文化。

师生党员参加校内党史教育领略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党史作品。师生党员以支部为单位组织观看校内展览“南粤沃土铸伟业中国共产党在广东图片展”“庆祝建党100周年书法精品展”,重温建党百年的历史记忆。学院学生党员共同走访校内党建活动中心,在组织部老师带领下深入了解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精神聆听党课,并座谈交流入党历程中的感悟,

举办校园文化活动有声有色,提升党史学习教育供给实效。学院党委结合校园文化活动,用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话语体系,生动形象地讲述党的光荣历史、伟大成就,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

党史征文,庆祝百年。学院岭南文化研究院承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征集理论文章、先进事迹小故事500余份并于日前完成征文评选和交流活动。学前教育系本科生党支部还举行“学党史,跟党走”主题征文比赛”鼓励学生联系实际,深入阐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弘扬主旋律,传递红色能量,39名学生党员积极投稿。

线上阵地,育情于“易”。学院上线易班党史学习轻应用,推出“喜见金瓴建党旗”“党史真知指航向”“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敬献佳章颂党功百年百宝明素志”“芳名‘易’下存”等多个模块让青年学子开展云端学习,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党史、记录学习感悟,1000余名学子添加学习。学院开设专题栏目: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介绍周恩来总理、山区女教师张桂梅、老革命刘瑞龙等一批优秀党员的事迹,让学生从思想上端正态度,学习党员甘于奉献的精神。

文艺演出,飞扬激情。学院师生排练红歌合唱,获广东省“永远跟党走,逐梦新时代”——第十四届大中专院校“百歌颂中华”合唱比赛三等奖。排练合唱《我的祖国》在庆祝建党100周年表彰大会进行汇演,展示学院师生风采;在党员们4月份举行的红色文艺演出中,采取笛子演奏、奥尔夫乐器演奏、合唱、独奏等形式演绎曲目《歌唱祖国》,从形式上创新了党日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

另外,各学生党支部和学生社团,纷纷开展“感悟百年,赓续力量”端午节活动、“红色峥嵘”创意海报设计大赛、红色故事“益”起推文活动、抖音创意短视频活动、征集表白祖国的三行情书作品、红色文化公益摆摊活动、红色文化定向越野活动、学党史诵家书祭先烈等活动,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深入学生群体。

强化学史力行的实践担当,为师生办实事解难题。学好党史,落脚点在实践行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学院党委把学习党史学习同具体工作结合起来,通过扎实为民办实事、志愿服务、援藏支教等举措,力争将学习成效走深走实。

认真调研师生诉求,推进解决难事急事。学院党委深入基层,召开师生党员、群众座谈会,了解摸清群众的急事、难事。通过学生社区设咨询点,协助解决学生生活难题;及时更新办公器材,提升教师办公效率;院领导分地点办公简化办事流程;解决学院教学楼学生饮用水等等,切实解决了师生20余件难事急事。

把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开展毕业生就业调研,深入了解学生求职择业中的困惑、影响积极就业的因素,并建立推动学生就业的院系机制,提升学院班主任、专业老师服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本领。学院和教师通过举办招聘会、建立“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帮助和指导毕业生就业,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引导毕业生把个人理想融入现代化国家建设中,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师生参加志愿服务,抗击疫情担使命。面对广佛地区新一轮疫情防控工作,学院众多师生党员主动加入志愿队伍,参加3轮校内外志愿者活动,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动员进行疫苗接种,引导核酸检测人流,协助信息登记,维护现场秩序等,把党史学习过程中吸取的正能量化为实际行动,投入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全校和所在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常态化开展专业技能赛和建立专业导师制。学院党委充分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联系实际工作和问题,各系根据专业特点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素质的需求,分别制订了《专业技能训练工作方案》,每个专业均有全年开展的常规竞赛,争取人人通过日常竞赛,以比赛促训练,以比赛促学习。狠抓落实,课内训练的组织和课外训练的指导、课外训练的检查记录工作等具有具体布置和跟进。同时出台《创新型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试行),并于日前完成学院创新型本科生导师30人及学生140人的遴选工作。以党员教师为主体的学业指导导师和科技文化创新导师在帮助学生明确专业发展目标、掌握学习方法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在本科学习结束后继续读书深造,引领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文化竞赛,提升同学们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力争在考研、省级“挑战杯”竞赛中取得佳绩。

师生党员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元素,远程支持墨脱地区教育。学生党支部以墨脱县达木珞巴民族乡小学的141名学生及墨脱县中学学生为活动发起对象,号召支部莘莘学子共计捐款6000余元,用于购置珞巴儿童急需的文具和生活用品。学院支教学生党员指导珞巴儿童们,借用画笔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书写华夏篇章,感谢党的关怀,与孩子们度过彩色又独特的“六一”“端午节”等节日。学校四名支教队员在“校地共建”的背景下,运用人文与教育学院师生团队开发的红色教学资源,通过VR教学初步引进墨脱中小学课堂;同时开展墨脱与佛山地区小学的“双师”课堂,与墨脱地区的师生共享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理念。

(人文与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JN江南官方 三全育人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