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江南·(官方)官网入口-江南 SPORT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一线风采 >> 交通与土木建筑学院 >> 正文

立德树人育英才,课程思政创特色——记陈玉骥教授团队的省级精品课程《结构力学》

2021-07-05

交通与土木建筑学院陈玉骥教授多年来一直担任土木工程专业的《结构力学》教学,他带领的教学团队,基于“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经典案例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双轮驱动,立德树人育英才;两元助力,课程思政创特色”的课程思政模式,深入挖掘《结构力学》的思政素材,融入教学设计中,形成独特的教学形式,深受学生喜欢。

? 双轮驱动之一——课堂内

一是依托课程启程篇和结束寄语,提升学生学习力学的自信心和端正对待学习和生活的态度。

课程启动三部曲:①在开课前一学期的实践周,通过事先建立的结构力学学习QQ群给学生发布“告土木同学书”,告知学生本课程的重要性和特点,要求在假期复习相关先修课程知识点,同时告知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学习必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后给大家提出要朝着成为“世界的土木工程师”目标奋斗。②开课前一周,通过“速课”平台向学生推送微课“结构力学启程篇”,以读书的境界、学力学三字经、九之公式、80-20规律、师兄师姐学习经验、体会和收获等,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③在开学第一堂课,通过“一一诗”、藏头藏尾诗、对联、学习5个境界、无处不在的结构力学、学习结构力学畅想给力人生、昆明立交桥事故警言以及向中国女排学习发奋努力学结构力学等内容,创新性开启结构力学课堂教学。


1  以女排精神开展课程思政

课程结束赠寄语:在最后一节课,给出课程结语:“…这一奇妙的结构力学学习旅途将为大家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结构力学之旅因为有你的积极参与而更显浪漫温馨,感谢大家这两个学期对结构力学无怨无悔、始终如一的追求,愿大家把对结构力学的这份爱传承到后续的课程学习、结构模型大赛以及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并发扬光大。如果说通过一年的学习,你从‘忆住昔,理力材力虐你千遍’到‘看今朝,结构力学令你亢奋’,那么本次旅程的教学目标已圆满完成”。课后推送最后一个微课“结构力学再回首”,通过一首诗“结力藏诗联,探寻需用功,厚薄活破美,勤学成五读”表达对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刻苦学习的期望。

二是基于凝练的科学分析方法论并例举在其它学科和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加深学生对辩证思维方法论的理解和认识。

从正反面工程案例的剖析,以人生感悟开展课程思政。基于中华璀璨文明的工程典型案例,如:长城、赵州桥、应县古塔等的剖析,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对河南安阳安彩集团的一个烟囱上料架拆除倒塌事故、泰坦尼克号沉没等事故的分析,培养学生一丝不苟、遵纪守法的优良品质。


2  以工程案例开展课程思政

将力学概念拓展引申,以科学方法论开展课程思政。通过多余联系和力流等概念引申出为人处世的道理。在结构稳定的总结中,提出了“结构要稳定,国家和社会也一样”的观点,并以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新年贺词中的金句“没有和谐稳定的环境,怎会有安居乐业的家园”来加以诠释,使学生倍加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和谐稳定局面。通过力流的概念,引申出“人生似力流!流畅度人生”的感悟,并提出问题“怎样的大学生活才是流畅的大学生活?”启发学生的思考。


3  以人生感悟开展课程思政

以科学方法论开展课程思政,培养辩证的思维能力。应用《矛盾论》和《实践论》解读为何要研究振型的辩证思想。根据力学的知识点,凝练出科学思维的多个方法论:物元替换法、比拟法、分合法和过渡法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在机动分析举例教学中,通过一个调整体系其中一个点的高度(量变)导致体系机动性质发生变化(质变)的例子,讲授量变质变的哲学原理,并给出中国古人提出的“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赠。做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的理解。


4  以科学方法论开展课程思政

以玉带桥、故宫、京杭大运河和港珠澳大桥、水立方、北京新机场等古今典例工程以及唐代的《营缮令》、宋代的《营造法式》、元代的《经世大典》和《明会典》、明代的《鲁班营造正式》、清代的《工程做法》等建筑典籍的讲授,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从江西九江决堤事件、昆明机场立交桥坍塌和美国堪萨斯城凯悦酒店(Hyatt Regency Hotel)空中行人桥断裂坍塌等事故分析,提醒学生不仅要做合格的工程师,还必须养成科学严谨、遵守规范、一丝不苟的工作习惯,由此引申到学习中,就是各位同学在学习时应该求真知,不能一知半解,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讲解“智者杯茶解难题”给学生谈追星问题。当代大学生应该追什么样的星?为了实现我国科技强国和军事强国的强国梦,我们当然应该追“科学之星”,为此作《追星歌》一首赠学生:

中华儿女,人才辈出

追星一族,擦亮眼睛

科学明星,国之栋梁

强军强国,耀眼之星

? 双轮驱动之二——课堂外

开展第二课堂,以授戒仪式开展课程思政,育人不倦。

基于“魁北克大桥事故”的教学案例,倡议土木工程专业社团“土木工作室”在每年新成员入室时举办“授戒仪式”。仪式上,《结构力学》课程负责人作“工程师之戒的由来”主题发言,以“多灾多难的魁北克大桥”告诫全体工作室成员说:“工程师之戒”不是金,不是银,却无比珍贵,它是凝结了几十名死难者的血肉,是工程师心里永久的警钟。”并由全体指导老师一一为新成员带上“工程师之戒”,随后,全体成员庄严宣读誓词。该仪式给学生上了一堂宝贵的思政课,塑造严谨的科学态度。


5  以授戒仪式开展课程思政

通过举办结构模型大赛和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和中南地区科技竞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工匠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土木工作室的成员在竞赛中屡获佳绩,直至摘取2019年“宝冶杯”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决赛)的一等奖。


6  以科技竞赛开展课程思政

? 两元(诗与对联)助力,课程思政创特色

在对我国著名的工程成就和工程事故案例的讲解中,以诗与对联为载体开展思想教育。例如,在学期的第一节课中,首先给出一副对联“牛年”和一首藏头藏尾诗“结构力学 土木工程”,进行课程思政。


7  对联“牛年”


8  藏头藏尾诗“结构力学 土木工程”

在第一学期的机动分析“约束与自由度”教学中,在讲解“约束”时进行思政教育:没有约束,就没有结构和结构力学;没有约束,就没有稳定和谐的社会。然后根据约束和自由度的概念并结合我国的抗击新冠疫情的成绩,赋诗一首:

中华民族抗毒战役,

行为自律守法遵纪,

众志成城前赴后继,

欢欣鼓舞迎接胜利。

在讲桁架结构的工程应用中,给同学介绍由中国企业在美国建造的一座桥“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案例。该桥建成后,美国媒体“纽约时报”专门进行了报道,说:“中国要做世界的土木工程师”,以此为素材,给出诗一首:

JN江南土木生,

结力用功学,

世界工程师,

等你来接班。

通过该诗告诉学生,为了成为世界工程师的接班人,现在就必须用功学习,打好专业基础。

在第二学期的教学中,通过讲授“港珠澳大桥——超级工程背后的超级创新”内容后,给出了一副对联:

上联:港珠澳大桥踏浪伶仃飞越珠江两岸三地心连心

下联:基建大狂魔不忘初心开拓创新千锤百炼铸奇迹

横批:超级工程中国造

然后结合第一学期所介绍的赵州桥奇迹,赋诗一首:

古有赵州桥,今建港珠澳;

双双中国造,土木之骄傲。

用功学结力,将来很给力;

打造强国力,大家齐努力!

在矩阵位移法章节的教学中,因涉及整体坐标和局部坐标两种坐标,因此在总结时,给出对联一副:

西方政客耍双标狰狞毕露——丑陋

结构力学用双标助力分析——真帅

在结构力学课程的最后一课,给学生送上一首藏两头诗“JN江南官方 土木工程 结构力学”,期待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开拓创新、创造奇迹:

佛山建设如火荼,

大学教育孕精英;

土木学子聚JN江南,

工程之师建大厦;

结构创新强科技,

力学笃行创奇迹。

实践表明,将诗与对联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开展课程思政,不但使“鸡汤”富含营养,而且可以更有效地提升教书育人的效果。

? 结语:陈玉骥教授与《结构力学》

教坛耕耘三十载,

三尺讲台桃李丰,

诗与对联助教学,

课程思政谱新篇。

(交通与土木建筑学院)

版权所有 JN江南官方 三全育人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