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赵辉教授到我校作“《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学术报告 2023-10-25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更加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全面推动“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提高立德树人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9月20日下午,数学与大数据学院邀请哈尔滨理工大学赵辉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于涛教授来校交流,并于江湾基础楼报告厅作“国家级一流课程《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的学术报告。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副院长欧阳正勇主持,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和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报告会。 赵辉是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黑龙江省教学名师,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高等数学”、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高等数学”等负责人,在国家级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围绕新时代高等教育、TPA-OPAMAST微观学法、“四位一体”宏观教法、“15143”课程思政范式四个部分展开报告。他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深入浅出地诠释了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之间的关系。他指出,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是对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教学体系建设、教材建设、课堂教学、教师队伍建设、评价激励一体化的一个设计。他强调,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理念是协同育人,方法是显隐结合。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课堂教学内容中天然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社会生活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例如,抗击疫情、航天精神、红色文化、道德模范等。这些社会生活中的典型事迹、感人故事都是最鲜活的课程思政案例,都值得高校师生深入挖掘和学习。 作为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高等数学”负责人,赵辉结合“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实例,从TPA-OPAMAST闭环微观学法、“四位一体”教学全过程宏观教法、精英范式引领、OBE教育理念、慕课建设、新形态教材、数学竞赛辅导机制,从教材资源、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实验、评价机制等几方面,详细又生动地示范了如何根据课程性质,将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融入教学全过程,构建“1引领+5融合+1基础+4凝练+3评价”即“15143”课程思政育人范式,从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于涛就“数学教学要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的研究成果,结合数学内容及新工科建设,提出大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调整,应在教学设计中注重通过思维引导与学生对接,引领学生由模仿学习转向发现式学习。并就利用教研与科研提高后备教师队伍的质量方面与教师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学院党委书记王冬在总结时指出,赵辉、于涛教授结合自己长期以来潜心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特别是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创新实践所得出的诸多先进理念、经验和方法值得广大教师借鉴。他强调,要充分认识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有心,用心,专心”地持之以恒全身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为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贡献力量。 (数学与大数据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