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科院2门课程获批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2023-10-23 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光源电器原理与技术》2门课程获批第二批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课程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新奇副教授团队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和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陈国杰教授团队的线下课程。 学校一直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持续加强课程建设内涵,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此次新增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将示范带动学校引领更多教师积极参与线上及线下课程建设,更新课程建设理念,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完善过程考核评价,推动课程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学校建设成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贡献力量。
《光源电器原理与技术》课程的主要负责人为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陈国杰教授。陈国杰教授带领彭成全助教,秉承“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通过融科研、融产业、融思政,持续更新课程内容,校企联合开发讲授课程内容和优质教学资源,打造交叉性、工程性、思政性、高阶性的课程,有效解决课程内容与现代光源产业和思政课程脱节的问题;采用课堂实验演示、流程重构和团队作业等多元教学方法,由教知识转变为教方法,有效突破难点,激发兴趣和创新潜能;形成性评价、检验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将平时成绩提高至60%,开发无标准答案的开放性团队作业,记入课堂互动成绩,保障课程目标有效达成,培养新工科人才。该课程先后评为学校“翻转课堂”重点课程、学校“课程思政”重点课程、广东省一流课程、国家一流课程,经过8年迭代发展,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2018年以来,陈国杰教授获教学卓越成就奖、广东省教学名师奖、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广东省教学成果奖2项。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的主要负责人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新奇副教授。吴新奇副教授带领团队成员吴智刚、胡庆亮、周肖、徐爽,践行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程教学与课程内容建设。在课程设计上,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同时,注意拓展学生的综合素养,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智慧教学、翻转课堂,用探究式、个性化教学,实现知识学习、能力训练、价值观培养的统一,较好地解决了思政教育与创新教育分离、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教学内容千人一面等问题。在课程内容方面,结合团队成员地方史研究背景,在课件制作、资源拓展方面融入了粤港澳地方历史文化,使课程内容具有地方特色,从而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该课程先后被评为校级优质课程、精品共享开放课程,省级精品共享在线课程,省级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负责人吴新奇2020年以来获广东省大学生“三下乡”优秀个人、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党史教育优质课例展示一等奖,广东省党史进校园典型案例征集活动一等奖,十佳教师、佛山市优秀基层宣讲员、卓越教学成就奖。获得省部级教改项目2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发表核心以上论文3篇,出版专著1部。 (教务处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