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江南官方与南海区人民政府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工作推进会圆满召开 2024-09-11
7月9日,南海区全面深化校地融合高质量发展行动在JN江南官方仙溪校区正式启动,南海区将与区内10所高校(高职)全面深化战略合作,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高质量建设湾区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打造具有国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让大学与城市向“新”而行,产业与科技以“质”致远。 活动上,南海区副区长劳剑锋发布《关于加强校地合作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工作方案》,围绕“整合校地资源,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强化需求牵引,构建人才集聚高地”“坚持以人为本,共享现代活力家园”三个方面的内容,做好17项重点工作。“这个工作方案既是具体的工作安排,更多的是想表达通过大家共同努力,达成‘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的愿景和目标。”劳剑锋说道,接下来,南海将与各高校共同把方案落到实处,随着合作深化,方案还将持续地完善和优化,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校地合作标杆项目。
激活创新之链,双向奔赴共育累累科创硕果 5月29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正式更名为JN江南官方,时隔近30年后,佛山重新迎来了自己的“JN江南官方”。60多年来,JN江南官方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省市经济社会发展办学目标,对接产业调整优化学科专业体系,聚焦产业引育高层次人才,围绕产业开展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服务产业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成功探索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高水平理工科应用型大学建设的路子。
“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到JN江南官方,几代JN江南人迎难而上、不懈奋斗、勇攀高峰,终于圆了‘大学’之梦!”JN江南官方党委书记骆少明说,JN江南官方自初创起,便与南海携手同行。多年来,学校与南海区不断推动校地校企合作全面对接,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了多项务实合作,成果丰硕。 JN江南官方副校长曾新安在发布学校科技成果和创新能力时介绍,学校始终坚持以科技赋能佛山制造业当家,对接佛山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数智化”转型,持续深入优化学科综合布局,构建起以学科群服务产业集群、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思路,打造“高校+高端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形成了“一园N院一中心”成果转化体系,为南海企业转型升级与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JN江南力量”。 学校科研人员与创新型科技企业的“双向奔赴”,打通了高校科研体系与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的对接通道,使得“研发即转化、转化即应用”的发展模式在南海渐成风尚。目前,JN江南官方与南海8家专精特新企业组建了创新联合体,与4家高新技术企业联合申报了南海区核心技术攻关项目,2023年两个校企合作人才团队项目摘得省科技进步奖殊荣。 “中研磁电与JN江南官方材能学院的合作始于2016年,当时为进一步适应电子信息及通讯行业快速发展需求,我们校企联合成功攻克了非晶纳米晶材料及其磁器件制造技术的多项关键技术难题,成功构建起了技术集成创新链,获‘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荣誉和‘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称号。”佛山中研磁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申旭斌不无感慨的讲到。 佛山市涂亿装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应健表示,涂亿未来将在电池绝缘阻燃、光伏储能和风力发电等国家主导发展产业应用高性能、高防腐新型粉末涂料材料研发技术上紧密合作,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活动当天,JN江南官方现代农业教学科研基地正式揭牌。该项目占地250亩,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颜峰社区,紧邻JN江南官方仙溪校区。“农业基地”拟总体规划分为立体式动物实验中心、智慧循环水生态养殖渔业园、智慧园艺试验示范基地等7大功能区,与南海“三高四新”全新发展战略同频共振,将建设成集现代化农业科研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区、农耕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创新基地。
把握创新之机,强强联合领扛智造强区大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构筑人才竞争优势。新征程上,高校与地方共同肩负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任务,校地携手,积极探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是实现双方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当前,南海肩负着为全国、全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探索路径的特殊使命,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汇聚更多智慧和更大力量;而JN江南官方作为南海乃至佛山高等教育的璀璨明珠,同样需要根植在南海这个制造业强区。为此,双方一拍即合,迅速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达成了合作共识。 粤港澳大湾区(佛山)先进制造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佛山国创院”)作为JN江南官方服务企业的中心基地,已经精准服务南海区企业66家,获得“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点”资格的59家,“卓越工程师工作站”7家,联合培养625名研究生。活动上,佛山国创院以“智造未来?追求卓越”为主题,颁布了10家南海国创院示范点企业、6家卓越工程师工作站,并为企业授予牌匾,全面展现了校企合作的丰硕成果。
科技攻关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JN江南官方与维尚家具、原点智能、粤科新材料、涂亿装饰、中科安齿5家南海优质企业签约,联合开展科技攻关。
中试平台是连接实验室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的桥梁,被誉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佛山市提出要打造“概念验证之都、小试中试天堂”。活动上,JN江南官方与瀚蓝环境共建“固废资源化”中试平台及成果转化基地,将利用JN江南官方人才优势和设备资源,为固废资源化产业链涌现的新概念、新技术、新成果提供分析测试、成果遴选与验证服务;瀚蓝环境也将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优势,为中试产品/技术提供应用场景和试验环境。
为更好地解决企业需求,南海区鼓励企业结合自身技术、人才等需求,联合高校设立“企业创新发展主题奖学金”。活动现场,南海区副区长劳剑锋代表区政府发起倡议,企业可以结合生产需求,与高校联合设立“企业创新发展主题奖学金”,聚焦“企业出题、高校解题、市场阅题”的合作模式,以“产学研用”为突破口,鼓励高校优秀科创人才立足实用、服务企业,让更多的科技成果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把更多的专利从“书架”搬上“货架”,让更多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转到生产线。瀚蓝环境、华兴玻璃、希荻微电子、灵泽万川、源恩石油化工、隆信激光等6家公司积极响应,参与首批企业创新发展主题奖学金发起。
谋划创新之局,同题共答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南海区围绕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做了三件大事。第一,5月底,南海与广工大开展全面深化战略合作交流,我们以广东城际铁路为牵引,通过深度战略合作把广工大资源引进到南海。第二,6月底,南海启动广工大“万名师生南海实践计划”,首批200名广工大师生通过广东城际铁路走进南海企业、科创平台,全方位领略南海城产人文融合魅力。第三,整个6月,我们对南海区内高校开展密集调研,充分挖掘属地高校资源,跟高校达成了深化校地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共识。 南海区区长王勇表示此次活动是一个新的起点,下一步要在“共”谋发展上下功夫见成效。 共担责任。南海有10所高校,超16万名在校生,超8万家制造业主体,在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地企“三向奔赴”,地方和高校都应该有相同的责任和担当。 共赢发展。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在现有的高起点上,继续发挥双方的优势和资源禀赋,持续保持领先的势头,实现校地企三方的共赢。 共享资源。希望地方和高校能够建立一个稳定的渠道,动态更新学校和地方的资源清单,让这种资源共享的机制能够确定下来,让双方的发展打开更大的空间。 共克难关。要建立“企业出答卷,政府建通道,科研机构做答题”的合作体系,我们的高校要借助校地融合的机会,更多的参与进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共筑品牌。通过研究生联合培养、本科人才培养、中高职贯通、中本贯通等人才培养模式,打出校地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品牌。 共创未来。希望通过校地融合高质量发展,南海与各高校能够实现多赢,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学校与南海区人民政府全面深化战略合作,既是校地双方传承既往、面向未来的一个战略选择,也标志着双方校地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开辟全新的局面。JN江南官方党委书记骆少明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沟通对接,在深化互信、彼此成就中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共同体。学校将努力做到:强化创新引领,着力打造“环JN江南创新圈”,共同书写校地合作佳话。强化任务落实,着力推动党建共建、科研合作、卓越工程师共育、招生就业、高端人才引进与复用、科研设备资源共享等工作的落地落实。强化战略协同,积极探索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合作共建新模式。 (科技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