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大二本科生在国际知名光学期刊Optics Express上发表论文 2024-05-28 近日,我校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李克银博士指导的2022级物理学专业本科生龙昭涛同学,以第一作者身份、我校第一单位在国际知名光学期刊《Optics Express》(中国科学院二区Top)上发表题为“Transition from anisotropic to isotropic optical absorption in core-shell square nanowires tuned by anti-crossing engineering”的研究论文。同时,龙昭涛同学还主持了学校2024年实验室开放创新基金项目。 《Optics Express》隶属于美国光学学会(OSA),是全球著名的光学期刊之一。该期刊主要以发表原创性强且成果突出的光学成果著称。
图2 (a)实验方案示意图,(b)偏心方形纳米线示意图,(c)偏振光探测旋转方向 如何实现纳米结构的非线性光学特性从各向异性往各向同性强化,是非线性光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对促进光电器件的多功能集成发展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纳米结构非线性光学特性的调控主要局限于各向异性模式,其往各向同性模式的扩展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以偏心方形纳米线为代表性介质,李克银博士和龙昭涛同学创新性地提出基于电场驱动的光学响应模式转化方案(如图2所示)。该方案通过控制电场的强度和方向,诱导电子能级产生反交叉行为,进而调控纳米线的非线性光吸收响应模式。他们的研究表明,这种方法能有效压缩光学响应的带宽以及均匀化电子的概率密度,使得电子对任意偏振方向的探测光都具有相同的偶极跃迁条件和跃迁概率,进而表现出各向同性的非线性响应模式(如图3所示)。该论文从理论上突破了方形纳米线在非线性光吸收响应模式上的转化极限,为其他类型材料非线性光学特性的模式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图3 电场诱导非线性光吸收效应从各向异性转变为各向同性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粤港澳智能光电子技术联合实验室研究基金、广州市科技规划项目以及我校实验室开放创新基金项目的资助。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