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科院第一批援藏学生支教队:教育援藏“校地共建”融入“感党恩·一家亲” 2021-07-05 连日来,在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积极推动下,广东教育援藏各支教队深入开展“感党恩·一家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系列活动。其中,在2020年下半年始与墨脱县人民政府签订协议“校地共建”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派出的第一批支教团队迅速融入当地,拉近了佛墨两地的距离,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老党员“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近日,服务于墨脱县达木珞巴民族乡小学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支教老师黄诗敏、曾梦霞,来到达木乡80K村庄退休老干部白玛列珠家中慰问,并为他送去粮油、牛奶等物资。 在交谈中,现年75岁高龄白玛列珠爷爷清晰地记得他的入党日期是在1975年5月1日。已有46年党龄的白玛列珠曾是达木乡政府的第一任乡长,从过去的刀耕火种到如今现代文明,他回忆起年轻时工作的点滴,不禁感概墨脱翻天覆地的变化。两位支教老师认真听着爷爷的讲述,嘱咐爷爷保重身体,平日多锻炼,要见证未来更美好的墨脱县。白玛列珠感言是党和国家给他带来现在幸福美满的生活,让他能安度晚年,同时也对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表示由衷的感谢。 佛科院支教老师还带上粮油等物资到墨脱县达木村的一户“党员之家”进行慰问。桑姆介绍说,这是达木村里少有的四位党员之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均是党龄20余年的老党员了,而桑姆本人也正在向党组织积极靠拢。桑姆的父亲极具教育意识,他家四个孩子已经培养出了三位大学生,最小的孩子也参加了今年的高考。桑姆的父亲回忆道,在他8岁时,父亲在修路中被石头砸伤,从此丧失了劳动力。因此年幼的他便与母亲挑起家中的重担,照顾弟妹。而他凭着自身的勤奋和朴实,掌握了多门技术,靠着双手养活这个大家庭。 在交谈中,也了解到在达木乡政府建立之际他们一家就踊跃申请入党,成为村里最早一批的党员。当问及为什么入党?他用夹杂着珞巴语的普通话说道,“因为相信中国共产党,加入共产党就是所有的困难要走在前头,我与爸爸妈妈都是万事都走在前头的人。”健谈的桑姆父亲一直细说着他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他认为要有文化才能走到更远,尽管再苦也要坚持让孩子完成学业,让孩子们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千里送彩颜,端午抒粽情 为高效落实教育促进乡村振兴的国家政策,进一步激发墨脱县达木珞巴民族乡学生创造力,围绕“珞巴儿童心向党,携手绘画快成长”主题,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学生党支部以墨脱县达木珞巴民族乡小学的141名学生及墨脱县中学学生为活动发起对象,号召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莘莘学子,帮助孩子们度过彩色又独特的“六一”“端午节”等节日,以此保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因此拉近墨脱珞巴儿童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哥哥姐姐们之间的距离,增进彼此之间的情谊。 目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第一批援藏学生支教队为墨脱珞巴儿童购买文具盒90个、涂改液300支和颜料7罐等价值2000余元的文具。珞巴孩子收到礼物后,都笑得像花儿一样,纷纷挥动手中的画笔,在支教老师的帮助下,利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捐赠的美术颜料,学习三基原色调色技巧,画下自己心爱的物件如冰淇淋、动物等,并以《“粽”享端午,缅怀先祖》为题,天马行空,分别绘制出了《趣味盘中粽》《粽划龙舟》等系列图画,度过了一个彩色的端午节,他们想把这些可爱的粽子及自己喜欢的图案,作为端午节礼物,献给佛科院的哥哥姐姐们,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佛科院第一批援藏学生支教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