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陶瓷(珠宝)艺术设计学院成立于2011年5月17日,前身为原JN江南官方艺术设计系,下设行政办、教务办、学工办,现有4个系(部):陶瓷艺术设计系、工业设计系、艺术设计系和专业基础教学部;现有4个本科专业: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设计;有教职员工34人,全日制本科学生547人,成人教育学生121人;设有1个实验室:艺术与设计实训中心,下设画室、陶艺室、雕塑室、模型制作室、展览厅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分室。
【教学工作】
学院承担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工业产品设计、陶瓷产品设计方向)、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陶瓷艺术方向)、环境设计、艺术设计(产品设计3+2专插本)5个本科专业的教学任务。
2015年在招本科专业4个,共计录取155人,其中在理科类招生的工业设计专业30人,艺术设计专业3+2专插本停招。
教师发表教研论文2篇;出版教材2部,3人获2014-2015学年教师教学质量优秀奖,5人获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优秀等级;获校级优质课程2门。
学院现有广东省丝绸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财经职业技术学校2个成人教育校外教学点,2015年共招收新生54名,毕业73名,目前各类在读成人教育学生共121名。
学院在已有教授+大师工作室制(3+1)、“专插本3+2”、国内交换生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2015年在南海罗村新光源产业基地设立了大学生创客空间,探索“学校+政府+企业+项目”模式,把人才培养、政府合作、产业对接整合到我们的设计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与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充分的交流,培养和提高他们结合产业实际进行创新设计和自主创业的能力。
【科研工作】
学院共获科研项目 9项,科研到账经费 52.77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核心 2篇;出版著作 3部;有5件作品在各类作品展等赛事上获奖。
在服务地方方面,学院与禅城区石湾街道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陶瓷产品开发和陶瓷艺术设计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与佛山国家高新区签署“合作共建佛山高新区工业设计创新中心”的战略框架协议书,将在探索创客的产业教育机制,建立“智造+工业设计”的平台合作机制,加快提升高新区产业化智能升级方面开展工作。
范劲松教授招收了1名工业设计专业研究生。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2015年加拿大新斯科舍艺术与设计大学设计学院院长Michael教授来学院为学生举办设计工作坊。学院派出工业设计专业8名学生前往台湾远东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作为期一个学期的访问交流。
2015年学院有 6人次参加了学术交流活动,其中国际 1人次,国内 5 人次。
【学生工作】 学院积极引入社会资源,成功举办“格蓝特人才储备班”、“新开普UI设计实操班”、“创客南海”照明设计大赛;“艺术大讲堂”开讲7次,参与学生达1500人次;学院首届陶瓷艺术专业毕业作品展在广东陶瓷博物馆展出,吸引了众多媒体到现在采访报导,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赏。
学院积极对外开拓、搭建平台,与禅城区人社局举行大学生创业就业校企见面推介会,与佛山国家高新区合作共建工业设计创新中心,与罗村新光源产业基地合作成立大学生创客空间等。学院2015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100%,平均薪酬达3209元/月,专业对口率达91.37%,达到历史新高。
2015年,学院学生主持国家级、省级以及校级创业训练项目3项;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攀登计划”)省级立项2项;学生公开发表论文1篇;获实用新型专利2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并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学术基金申报17项,立项9项。学生参与各类校外竞赛也取得不错的成绩,共获得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一等奖1项,国家级奖2项,省级奖10项,市级奖13项。
【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34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19人;有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11人,中级职称16人。
2015年有3名教师晋升为中级职称;有1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引进硕士学位教师岗人员1人。有1名教师获批为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派出1名教师到加拿大NSCAD大学做访问学者;派出1名老师到国内做访问学者。
2015年有2名教师获评为学校师德师风先进个人;有2名青年教师分获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和三等奖。
【党建工作】 中共陶瓷(珠宝)艺术设计委员会设有3个教工党支部和2个学生党支部,现有教工党员18名,学生党员48名。
2015年,学院党委以践行“三严三实”为抓手,以学校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为契机,认真组织全院教职工参加佛山市的推进大会,组织学习省市和学校领导关于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有关精神。在此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对高水平的指标体系、学院调整方案、人事分配改革方案、重大业绩奖励办法、辅导员转编及专业调整方案等展开大讨论,既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凝聚了人心,又明确了学院的发展思路和定位。
学院党委认真抓各项政治学习,组织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十八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广东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纪律教育学习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相关精神的学习。一年来,院党委组织理论中心组学习10次,党委书记为师生开展学习辅导6次,讲党课2次。在开展“读原著、写心得”活动中,收到教工党员心得体会10篇,学生党员28篇。此外,党委注重提升宣传工作质量,撰写理论文章2篇,开通了党员微信群、及时报道学院新闻,并且利用各种场合,及时宣传意识形态的重要性,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
学院党委认真对照检查,开好民主生活会。针对2014年民主生活会查找出来的问题,组织开展整改。认真落实八项规定,在转变会风文风、公务接待瘦身、各种活动压缩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有关“四风”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学院整体风气进一步好转。
学院党委积极响应中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求,在罗村新光源产业园建立“党员众创服务岗”,作为学院学生党建中心的外派机构,是一个专为党员和青年学生打造的创新创业示范平台,也是党建进园区的一个新探索。
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构建了“1+N+X”的党建新模式。在发展党员工作中,严格入党程序,做到“四个不发展”。2015年引进教师党员1人,发展学生党员14人,转正27人,培训393人次。组织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面广告设计大赛,收到作品32份;开展了“我的中国梦—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主题教育活动,选送10篇论文、2组新媒体创意视频、8份校友寻访报告;通过开展“知校史、颂校情、做有为学子”主题班会活动,增强了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
版权所有©JN江南官方粤ICP备05008830号-1粤公安网备440604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