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9日-21日,学校“岭南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刘天赋研究员莅临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开展学术交流和指导工作。
4.19日下午,在基础楼415实验室,刘天赋研究与环化学院多孔材料研究团队在科研合作、硕士生和博士生联合培养、团队建设方面开展讨论。
4.20日上午,在基础楼105会议室,为环化学院师生做学术报告。刘天赋研究员的报告主题为“多孔材料的理性设计和功能拓展”,报告由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徐颂副院长主持,50余师生到场聆听了报告。刘研究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多种多孔框架材料的背景知识,并着重对氢键有机框架材料(HOFs)的特点、构筑策略、改性、性能和应用研究做了详尽的报告。随后,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徐颂副院长对刘天赋研究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向其颁发“岭南讲座教授”的聘书。
4.20日下午,在会通楼602教室,刘天赋研究员为环化学院的新专业: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的2020级学生做了关于大学学习,考研以及出国留学等相关经验介绍。并对于新专业的广大学生进行寄语:“专注是成功的基础,希望本科专业学生能学有所成并积极服务社会”。通过刘老师自身的求学和工作经验经历,勉励同学们刻苦学习。
4.21日上午和下午,刘天赋研究员分别为环化学院的老师们做了关于纵项科研基金申请和高水平科研论文写作的相关专题报告。在本次纵项基金申报指导中,刘研究员重点介绍了国家自然基金的申请经验,指出在申请代码选择时重点从自身的已有成果、影响力和未来工作计划这3个方面来考量。在科研论文写作的指导方面,刘研究员指出高档次科研论文的写作是基于坚实的创新性科研内容的展开的一个自然的总结形式,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所以最主要还是在于科研想法的提炼和科研结果的总结。此外,还指出科研论文的撰写在于平时的积累和大量的训练。
刘天赋研究员在环化学院的系列学术活动,对于学院的科研的交流、相关学科的发展、团队建设和新专业学生的培养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刘研究员极为丰富的科研学术报告开拓了师生们的学术视野,并为青年老师们的科研凝练、基金申请和科研论文的写作都起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推动作用。
刘天赋研究员现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德州农工大学、西北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6年入职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工作,同年获得国家级“青年千人”人才计划支持、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17年入选福建省“百人计划”创新人才项目;2020年入选福建省“百人计划”创业项目支持。先后主持过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科院国际合作项目等。以第一/通讯作者的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dvanced Materials、CCS Chemistry等杂志期刊上。论文他引5500余次,H因子41。
版权所有 © JN江南官方 粤ICP备05008830号-1 粤公安网备 440604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