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9日10:00-11:30,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组织旅游系青年教师通过腾讯会议在线开展学术研讨会。会议由环化旅游系系主任汪清蓉教授主持,环化学院陈昕院长全程在线旁听、环化学院共四十余名师生也积极与会。会议伊始,汪清蓉教授隆重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主讲人–张城铭博士。张博士是环化学院旅游系特聘青年研究员,目前承担《遗产旅游》等课程的教学任务。2013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13—2015年就读于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15年硕博连读转入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攻读人文地理学博士学位,2020年获中山大学地理学博士学位。曾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英国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访问学习一年。研究方向为旅游地演化、古典私家园林、旅游规划与管理。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美国国家公园空间分布的时间演变”,张城铭博士首先介绍了国家公园概念的来源,并立足于当前我国国家公园发展的基本情况,对比了中美两国在发展国家公园上各类要素的差异,认为美国的国家公园体系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沙龙分享主要有3个要点:(1)对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该体系的建立到成熟经历了五个大的阶段;(2)对美国国家公园单位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美国国家公园单位在空间上集聚,形成东部和西部量大热点区域;(3)对后续的研究进行了展望,认为可以利用更多要素数据分析出在广大的国土上可以开发国家公园的潜在区域;此外,适逢经济高质量发展转换契机,结合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来理解和管理国家公园,也会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张博士精彩的演讲激发了与会师生们对沙龙主题的浓厚兴趣,汪清蓉教授引导大家对汇报内容进行在线探讨和分析。李凡教授认为可以从自然和人文两个属性来考察美国国家的空间分布情况,同时指出国家公园发展中社区参与、情感联结等也会是很有意义的研究方向。李飞老师跳出国家公园的范畴,站在城市公园发展的角度认为,城市公园需要更多的融入当地文化和本土元素。刘书安老师结合自己在美国国家公园中旅行的实践和感受,指出美国国家公园对教育、科研、社会公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此次研讨会主题贴近时下热点,参会师生交流热情,讨论热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 JN江南官方 粤ICP备05008830号-1 粤公安网备 440604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