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5日下午,南京工业大学杨艳辉教授应邀为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师生作了题为《金属纳米颗粒催化HMF氧化制呋喃二甲酸》的学术报告。副院长周红艺副教授主持了本次学术报告,杨教授的报告指出:常规的金纳米催化剂对脱氢反应活性不高,而且需要有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为此,杨教授希望发现新的金属催化剂,做到绿色、无碱、高效、稳定。杨教授的团队发现,把Au和Pd做成复合纳米催化剂附载在碳纳米管上,对于HMF转化为FDCA的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活性,有较好的选择性,且不需要在碱性条件下反应。这与单纯用Au或者Pd做催化剂相比的显著的提高,由此得出两者在催化上两种金属有些协同效应,杨教授也推断,可能原因是电子从Pd到Au转移。此外,杨教授还简单介绍了他们课题组对Fe3O4附载Pt催化剂以及铱单金属催化剂相关的研究工作。随行的还有华南理工大学余皓教授和中山大学杨乐教授。报告之后,杨艳辉教授、余皓教授以及杨乐教授与我院教师进行了坐谈,陈忻院长介绍了学校、环化学院以及化工系的情况,三位教授对学校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表示了赞许,并表示希望能与我院进行合作。
杨艳辉教授本科和硕士都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博士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化工系,现为南京工业大学先进化学制造研究院教授。杨教授长期从事多相催化剂在能源、环境与有机转化反应等领域的应用,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基于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的多相催化材料用于选择性氧化/加氢反应、纳米材料的合成、生物质转化、二氧化碳活化及能源回收中的应用等。科研工作先后得到包括新加坡教育部、科技局,环境署和自然科学基金会的多项资助,发表SCI论文超过230篇,引用8700多次,H-index:46。本次报告的内容,正是杨教授最近在金属纳米催化方面的研究工作。杨艳辉教授曾任新加坡催化学会副理事长,南洋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医药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南京工业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院长,南京工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南京工业大学侨联委员等职务。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 JN江南官方 粤ICP备05008830号-1 粤公安网备 440604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