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鼓励地理科学类本科生运用地理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对当代自然、人文地理等现象进行探索、研究与展示,提高本学科各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创新创业能力,并积极备战“2018年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提升参赛作品质量,4月11日下午14:00,由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空间信息与资源环境系、学院团委联合举办的“‘易起看地理’第一届地理科学展示大赛”在孔安道211室隆重举行。
出席本次展示大赛的评委专家有学院副院长魏兴琥研究员以及地理学科骨干教师李辉霞教授、黄金国副教授、王雪副教授、汪明冲博士和刘淑娟博士。经过前期筛选,共有9个小组进入今天的决赛答辩环节。答辩过程分为项目汇报和评委提问两个环节,各项目团队以PPT和作品说明书的形式重点展示了各自作品的内容和成果;答辩过程中,评委们对作品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综合评判,并重点关注了学生用地理学的视角和方法来发掘、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也注重了对学生团队协作、现场答辩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察。经过激烈角逐,本次比赛评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和优秀奖各3项。其中,一等奖作品是由陆冠尧老师指导、来自15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班“历久弥新展绘队”的《乡村生态旅游项目规划—以清远连州市瑶安镇新九村为例》,本作品以2017年空资系师生参加的“我为美丽乡村绘蓝图、助力清远精准扶贫”为基础,通过对连州市瑶安镇新九村的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地理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从地理学视角综合运用无人机航拍、GIS分析等技术,以AutoCAD、PS等软件基础为支撑,融合海绵城市、景观生态旅游理念,因地制宜,以特色乡村规划促进区域发展。
最后,魏兴琥副院长对比赛做了总结。他提到,本次比赛作为首届地理科学展示大赛,同学们参赛热情高、作品多、涉及领域广、成果丰硕,整个过程对提高地理学科学生的学习与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并激发大家对地理学的学习热情有积极作用;同时,他也向在场的参赛选手提出要求,希望同学们根据评委提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地进行修改,力争以高质量的优秀作品参加全国比赛。
近年来,空间信息与资源环境系逐渐强化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了一套包含科研训练、实践教学等在内的专业教学体系,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和各类竞赛活动,延展实践育人平台,促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提高。“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面向两岸四地所有高校的地理专业本科生开放,并于2015~2017年先后在中山大学、湖北大学和河南大学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第三届全国大赛,是面向全国地理科学类专业本科生的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创新赛事。我校2017年由周红艺副教授指导的《基于无人机影像的崩岗空间分布特征》入围全国决赛阶段比赛,并获优秀奖。本次学院展示大赛的成功举行,向大家展示了地理学科的专业特色、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精神风貌,有效促进了不同专业师生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交流,激发了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学术创新素质的提升,为下一步开展全国比赛的推荐和筛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评委在认真听取选手汇报作品
参加本次展示大赛的老师合影
版权所有 © JN江南官方 粤ICP备05008830号-1 粤公安网备 440604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