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李辉霞
研究方向:流域资源可持续与生态环境治理
联系方式:shelly88@163.com
办公地址:佛山市禅城区江湾一路18号基础实验楼
基本信息
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广东省人才优粤卡A卡持卡人。主要从事生态系统服务、景观格局与过程、地表环境演变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地方服务项目约30项,累计到账经费200多万;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约40篇,其中含 SCI收录6篇,EI收录1篇,ISTP收录3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2部、参编教材1部;以第一作者获专利授权5项。
教育经历
2000.9–2004.7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自然地理学专业,博士学位
1996.9-2000.7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区划与管理专业,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4.7–今 佛山科学技术大学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0.3-2012.3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后
2015.1-2015.7 美国西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
2018.7-2018.10 美国雪城大学,访问学者
发表论文
[1] Li H., Dai Y., Qiu O.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scape pattern and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in the karst area of Southwest China,Applied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22, 20(2):1707-1728 .
[2] 李辉霞,陈世熠,林锦标.耦合生态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生态资源价值化体系分析.生态学报2022,42(18):7577-7586.
[3] Li H.X., Zhou H.Y., Wei X.H., Liang Z.X, Liu S.J, Huang J.G.The impact of slope positions on stand transpiration of a Zenia insignis plantation in North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 China. 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 2021(219):164-171.
[4]Li H.X., Zhou H.Y., Wei X.H., Lu N., Liang Z.X. Variations in sap flow of Zenia insignis under different rock bareness rate in North Guangdong, China.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9) 16(10): 2320-2334.
科研项目
[1] 耦合景观格局与生态服务的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优化管理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 20YJAZH053), 202003-202212, 10万元, 主持
[2] 石漠化过程对人工任豆林林分蒸腾的影响及其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401108),26万元,201501-201712,主持
[3] 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活动的响应与优化调控,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3YJAZH041),201401-201812, 9.7万元, 主持
荣誉奖励
[1] 西藏高原生态安全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科技进步奖(2009-J-252-2-06-R04), 国家二等奖, 2009
[2] 西藏高原生态安全研究,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自然科学技术奖(2008-JG-1-02-05), 省部一等奖, 2008
版权所有 © JN江南官方 粤ICP备05008830号-1 粤公安网备 440604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