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建设高水平地方大学”专题学习动员暨教学改革专题报告会现场
![]() 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郑文出席报告会
![]() 汕头大学医学院执行副院长杨棉华作专题报告
![]() 我校副校长傅江景作专题报告
10月13日下午,学校在基础实验楼一楼报告厅召开了“深化改革,建设高水平地方大学”专题学习动员暨教学改革专题报告会。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郑文、汕头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杨棉华应邀出席了会议,学校党委书记曾峥、校长熊志翔、党委副书记范彦斌、副校长杨振富、副校长傅江景等校领导、全校副处级以上干部、系主任、系支部书记等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熊志翔校长主持。 在“深化改革,建设高水平地方大学”专题学习动员会上,曾峥书记做了专题学习的动员讲话。他强调,此次学习研讨结合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一并举行,是围绕创建高水平一流地方大学的工作目标开展的一次重要活动,是学校“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共谋发展”的重要举措。学习研讨的意义在于深入领会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总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广东省有关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工作要求并紧密地结合佛山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明确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举措。曾书记指出,我校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起点,全体师生有了新的期盼和向往,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我校目前的发展实力、竞争能力,办学的规模、结构和质量等方面还比较薄弱,体制机制的活力还没有完全迸发释放,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讨论让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更新落后的思想观念,认清当前形势和任务,达成共识,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突破瓶颈,加快发展的步伐。曾书记提出把“凝聚共识,虚实结合,以学促建,重在成效”作为专题学习的总要求,紧紧围绕佛山市提出争创“一流的校园、一流的师资、一流的教学和科研”的要求,以“依托地方、服务社会、深化改革、争创一流”为工作目标,进一步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履职尽责、勇于担当、全力作为,共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地方大学。曾峥书记还就“深化改革,创建一流地方大学”四个领域专题学习的时间安排、学习内容、学习要求等方面做了专项部署。曾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学习,带头学习、带头宣讲;各单位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研讨活动,要动员全员参与,要通过学习,引导广大教师及时更新观念,跟上时代步伐;专题学习要统筹兼顾,结合学校实际进行,达到学以致用,为后续改革做准备,全校人员要志存高远,以佛科院人独有的斗志,敢于担当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校建设发展上来。 熊校长在总结讲话时,结合曾峥书记的讲话再次重申专题学习的重要意义,熊校长指出,此次组织进行“深化改革,创建一流地方大学”专题学习研讨是学校顺应目前高等学校形势发展的需要、顺应佛山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一流地方大学的需要、顺应学校处在发展关键时期的需要而组织进行的,学校经过18年的本科教育,专业由4个发展到56个,度过了打基础的阶段,2013年又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正处于本科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两个办学层次共存的阶段,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学校如何建设、如何发展、如何特色办学,这个问题摆在全体佛科院人的前面,这次学习研讨就是为我们今后大规模建设做好思想准备的一次关键会议。熊校长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已从扩张式发展转变到了内涵式发展,要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做好准备适应转变,全校人员要以极大的努力搞好自身发展问题,各部门、各学院要高度重视专题学习,深刻领会学校党委的意图,将目标搞清楚,不走弯路,他希望全体教职员工一定要以改革的精神、积极进取的态度、高度的责任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参加学习研讨,努力开阔眼界、认清形势,为学校建设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深化教学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专题报告会上,傅江景副校长从厘清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专业布局与建立优势专业学科群、营造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健全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多样化的协同创新模式等七个方面综合解读了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深刻具体地剖析了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以及下一步的措施,引导全体与会人员的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汕头大学医学院执行副院长杨棉华以汕头大学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为例,展示了汕头大学医学院近年来在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分析了当今高校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典型误区及改进策略,分享了申报国家教学成果奖的感想与体会。 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郑文处长认真听取了报告并作了专题讲话。郑处长肯定了我校开展专题学习讨论会的做法,认为此举值得其他高校借鉴。郑处长就一流的育人理念、一流的应用型师资、一流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一流的毕业生质量、一流的教学管理、一流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等六个方面对“一流教学”的内涵与标准进行了阐述,还对我校在促进协同育人的培养机制、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十分中肯的建议和殷切的希望。
(校办、教务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