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刘勇教授来校讲学
发表时间:2018-11-26
11月20日,著名学者、教育部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刘勇教授应邀莅临我校讲学。学校党委书记曾峥教授会见了刘勇教授,介绍学校高建有关情况并陪同参观粤港澳大湾区书画作品展览。刘勇教授高度赞赏我校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和发生的新变。
20日下午,刘勇教授在江湾校区基础楼一楼报告厅作了题为《课题申报与国家发展战略》的专题报告。刘勇教授围绕“找准课题申报的定位”、“国家、省部级课题设置的意义和特点”、“申报者的水平和实力”、“课题申报需要注意的几个环节”等进行了详细阐述,着重提出在做好基础研究的同时,应对接当下社会发展需求和国家重大关切,具体处理好“五要”与“五不要”的关系。整场报告信息量丰富,切中听众所需,对课题申报具有直接、到位的指导作用,刘勇教授还耐心解答了老师们的相关问题和困惑。
20日晚上,刘勇教授在江湾校区主讲“通识大讲堂”第七讲、校庆六十周年系列学术报告暨佛山岭南文化研究院“名家学术讲座”第十讲。讲座由教务处主办、佛山岭南文化研究院承办,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生处、研究生学院协办。江湾校区师生共200余人参加,佛山岭南文化研究院专职副院长巫小黎教授主持。
刘勇教授以“对话经典——文学与人生的相重融合”为主题,从实体书刊阅读与智能手机阅读的区别切入,强调大学生应减少在手机阅读,多读实体书刊特别是经典作品。刘勇教授以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鲁迅的《阿Q正传》、朱自清的《背景》为例,分析了经典文学作品直达人性深处、探寻生命本质的永恒性、时代性魅力。还提出阅读者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经典作品会有不同的感悟,希望同学们多读经典,提升人生的格局和底蕴。
刘勇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马克思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20世纪中国文学史》首席专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副主编。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文化的研究和教学,在《新华文摘》《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出版学术著作数十种。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科研成果分别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与一等奖。主讲“中国现代文学史”获北京市精品课程,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获北京市精品教材。曾任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新加坡新跃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课程教授、香港大学访问学者,并先后在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意大利、希腊、瑞士、西班牙、葡萄牙、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以及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讲学和文化考察。
(佛山岭南文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