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15日,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山市微量元素研究所)、中国土壤学会、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环境生理与营养生理专业委员会、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共同主办,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山市微量元素研究所)、973项目《东南丘陵区红壤酸化过程与调控原理》办公室承办的第二届全国酸性土壤–植物互作学术研讨会在佛山顺利召开。来自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吉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西大学、广西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山市植宝化工有限公司等单位70余位代表出席会议。郝志峰校长应邀出席会议并致辞。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卢奕坤等20余名教师参加会议。
郝志峰对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大会介绍了我校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进展与成果以及佛山在广佛都市圈中“前店后厂”的定位。郝志峰希望本次研讨会中各杰青团队的研究成果融入到佛山经济发展中并转化成生产力,欢迎各位专家与我校合作,共同推动佛山经济建设及其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发挥广佛都市圈“点”的作用,解决佛山乃至珠三角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容量问题。
第二届“全国酸性土壤–植物互作”学术研讨会分为酸性土壤铝毒和土壤修复及酸性土壤其他胁迫两个专题,共24个报告。我校喻敏教授和聂呈荣教授分别作《硼促进根过渡区质外体碱性化缓解铝毒的机理》、《生物质炭治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效果研究》的报告。
(科技处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Copyright JN江南官方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版网站试运行中,如您发现问题请联系我们xchb@fosu.edu.cn,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