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15年被确立为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2017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拟于2019年向教育部申请更名为“广东科学技术大学”,更名事宜已列入广东省教育厅高校设置“十三五”规划。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双聘院士4人,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专家共25人,海外著名大学教授、企业高管共15人,国家优青、省级人才计划项目获得者25人。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丁肇中、乔治•斯穆特、吕克·蒙塔尼为名誉教授。
学校科研平台发展迅速,是季华实验室(首批4家广东省实验室之一)的主要参与建设单位,拥有35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0个广东省教育厅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52个佛山市工程技术中心与佛山市科技创新平台。
学校科研实力不断增强。科研经费从2010-2017连续八年位居全省前10,2017年学校科研总经费达到3.98亿元,全国排名194位,广东省排名第8位。在教育部科技司发布的2016年高校企业科研经费排名中,我校排名145位。在全省高校“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平台数”统计排名中,2012-2017年连续6年位居全省第2。连续三年荣获国家唯一面向产学研结合最高荣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正式成立于2016年4月,现位于佛山市禅城区江湾校区。 新材料与新能源是《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学科建设规划(2015-2020)》5个重点建设的工科领域之一,材料学科是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是“冲补强规划”的争创一流学科,是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的培育学科。
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学位点,以根植产业、服务产业、引领产业为导向,以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使命,坚持内涵式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及办学水平,快速提升科学研究能力与服务地方能力,力争建设成为佛山乃至华南地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院科研方向目前包括金属材料与绿色表面技术、陶瓷材料与制备新技术、纳米粉体与纳米复合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能源储存与转换材料和固体废弃物材料资源化利用等领域。
学院拥有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个国家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经费建设的实验教学平台,4个佛山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创新平台。
学院联合建设了氢能产业与材料发展研究院、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氢能)、佛山先进金属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
学院近年来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在内的科研项目70余项,在研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在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IF=24.5),nature communications(IF=12.3),Advanced Science(IF=12.4),Journal of Power Sources,Corrosion Science,Electrochimica Acta等一系列重要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其中2017年发表二区以上SCI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96件,获得授权5件。
学院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奖二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佛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
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实验中心是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时还是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重点建设的实验教学平台。学院拥有约3900平方米的教学及科研实验室。
近三年来,学院共投入了2800余万元购买仪器设备,如原子力显微镜、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稳态及瞬态荧光光谱仪、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凝胶渗透色谱等。
学院拥有一支年轻化、高学历的人才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共5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27人,博士学位者52人,博士比例高达95.6%。2018年底将增加15名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新入职教师,教师规模达到70人。
学院二级特聘教授3人,其中包括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省级高层次人才6人。
学院从美国、澳大利亚著名大学以及中科院研究所聘请了岭南讲座教授4名。
学院拥有广东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佛山市创新团队5个。
学院专任教师全部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其中50%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背景。
l 佛山产业转型升级对研究生需求量巨大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是佛山唯一的本科院校。佛山地理位置优越,佛山是“广佛同城”、“广佛肇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山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2017年工业总产值2.24万亿,全国第6名,2017年GDP9549亿元,全国第16名。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7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排行榜中,全国第11名。县域经济发达,2018年顺德区、南海区名列全国百强区第1名、第2名。
佛山制造业发达,是世界级高端制造业门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全国领先的产业规模、集成化水平,“佛山制造”享誉海内外。目前佛山已形成了机械装备、家用电器、陶瓷建材、金属材料加工及制品、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精细化工及医药、家居用品制造等优势行业,光电、环保、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佛山2018年列为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重点支持建设的17个创新型城市之一,全力打造面向全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形成“世界科技+佛山制造+全球市场”的创新发展模式。
l 学院与企业合作关系密切,可为研究生提供企业科研实践和就业机会
新材料产业已发展成为佛山的优势重点产业,占佛山工业总产值的1/3。学院围绕铝型材、陶瓷、高分子建材等佛山千亿级的三大传统优势材料行业以及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一批龙头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与科研平台、联合申报项目、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联合开发课程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学生可在学习期间赴企业实践,毕业后推荐进入企业工作。
l 国内外联合培养机会多
学院专任教师全部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其中50%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背景,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挪威、日本的多所知名大学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为研究生提供在国内重点高校、世界排名前列的国外高校联合培养或学习交流的机会。学生毕业后也可由导师推荐,赴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
为吸引优质生源报考我校以及鼓励研究生开展创新实践,我校出台了激励在校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研究生奖助学金、研究生科技成果及创新实践奖助学金两类奖助政策,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研究生常规奖助学金
备注:
①若满足多个新生奖学金条件时,按照最高条件对应金额进行奖励;
②被我校录取的推免生视为第一志愿报考,其新生奖学金按对应档次进行奖励;
③以上研究生奖助学金适用于招收的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全日制定向硕士研究生仅享受其中的新
生奖学金、三助一辅岗位津贴、临时困难补助金,不享受国家和省市拨款的相关奖助项目;
④以上奖助学金评审发放的相关要求按我校现行文件执行。
研究生科技成果及创新实践奖助学金
*备注:
①科技创新成果奖励中相关成果第一完成单位须署名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成果若由研究生与导师共同
完成则奖励金额中30%用于奖励研究生指导教师;
②以上研究生科技成果及创新实践奖助学金适用于招收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③以上奖助学金评审发放的相关要求按我校现行文件执行。
学位类型 |
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 |
拟招生数 |
研究方向或专业领域 |
初试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
复试专业课笔试科目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学术型硕士 |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
36 |
轻合金新材料及表面工程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④自命题科目:《物理化学》 |
《材料科学基础》或 《综合化学》 |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测试方法》任选2门(不能与已考科目相同) |
无机功能粉体 |
||||||
功能高分子材料与助剂 |
||||||
新能源材料 |
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公布为准
欢迎加入佛科院材料学考研QQ交流群,群聊号码:872736745
通讯信息(学院院徽) 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江湾一路18号基础楼127室
邮编:528000
电话:0757-82700525/82701925
传真:0757-82700525
学院网址:http://www.fosu.edu.cn/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