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芳华”,在仲夏的上旬,顶着变化多端的天气,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薪火”小分队来到了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开展“激发乡镇发展活力,凝聚乡镇文化之魂”主题三下乡活动。迈出象牙塔,走进乡村,以更加自然的姿态去感受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面貌。使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聆听他们的看法。
产业:
宝镜院村的“一村一品”蝴蝶兰,为该村的支柱产业,拥有一支专业的技术队伍,定期进行电子商务培训,走线上线下结合、创新农业经营之路。其培育花果苗木历史悠久,村民们细心,精心,耐心研究、摸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名花、奇花异卉,各类果苗、木苗,通过”互联网+农业”的方式,远销全国,举村上下,家家户户都是专业户。
赤岗山村产业,龙眼与荔枝,设立了专门的技术培训,虽有技术支持,但是当地大多仍然小规模家庭经营,可以向着种植大户方向转变,把种植户联合起来,实现乡村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努力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
多数乡村还是没能够真正地形成自己的品牌,发展得比较好的乡村也难以发挥”领头雁”的作用,通过刺激周围乡村的经济活力,来带动他们经济的发展。
基础设施
休闲运动场所
光南村休闲场所。为了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休闲运动场所成为了人们身体素质提高的必然需求,随着全民健身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乡村也正在建设的行列中。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种类的增多,满足了不同人的需求。
干净整洁的乡道,尊重了自然,顺应了自然,也保护了自然,很多乡村都实施了门前“三包”政策,减少了“垃圾围村,污水横流”的现象,保持碧水蓝天,提高人们健康生活的幸福指数,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化繁荣是主旋律,中国文化本质上就是由乡土文化构成的,中华文化的根脉就在于乡村,如常说的乡德、乡景。为了留住乡土文化的魂,很多地方对当地的祠堂进行了修缮翻新,有的地方还建立了主题公园,农家书屋等一系列惠民工程。充分利用了各类宣传工具和公园,宣传家风家训,不定期举行文艺汇演以及节庆活动等。使得人们在休闲的同时,也增强人们对文化的自信,对乡风建设的重视。
乡村治理现代化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众雁高飞看头雁”,好的领导班子更能充分地激发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如宝镜院村党政干部就是为民办实事的父母官,积极学习,立足本村农情,带领村里人闯出了“花木致富”的新路子。很多村也舍得花钱搞工衣,营造了良好环境,使人民感受到洁、净、美、祥和的氛围。
青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力军。但是多数乡村的领导阶层严重老化,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需要调动返乡能人、退伍军人等参与其中,特别是青年一代,让他们“想去乡村,留在乡村”,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步伐。
很多人也对乡村发展书写了好评,点赞乡村道路美化,河流治污,垃圾清理等,水清了,路绿了,天也变得更蓝了。同时称赞户外休闲形式也变多了,除了以前的散步,现在还多了例如乒乓球,篮球等。
“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有理想、志存高远”。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为期几天的三下乡已经接近尾声了。虽然每天的天气总是变化多端,但是乡村百姓的热情给予了我们前进的动力,加深了我们对乡村发展的关注。虽然我们离开了,但是对乡村的关注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