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水平

学校承办CHINA ROCK 2023第二十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粤港澳大湾区中心会场暨REDBEDS 2023第七次全国红层与工程学术会议

发表时间:2023-10-24

        10 月 21-22 日,CHINA ROCK 2023第二十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粤港澳大湾区中心会场暨 REDBEDS 2023第七次全国红层与工程学术会议在广东佛山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主办,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红层工程分会、广东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广州建设工程安全学会、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和中山大学联合承办。中国工程院李焯芬院士、中国科学院彭建兵院士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和境外的600余名专家学者现场参会;此外,还有分布在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浙江、安徽、海南、重庆等地的 27个卫星会场18142名青年学生在线参加了会议。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红层工程分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CHINAROCK 2023粤港澳大湾区中心会场主席、中山大学周翠英教授主持开幕式。她介绍了本次大会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聚焦岩土力学与重大工程”为主题,共设置了“红层灾变防控与生态安全”、“地震灾害与抗震减灾技术”、“深大基坑与基础工程安全”、“大湾区线性工程建设安全”、“大湾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海底隧道设计与建造技术”、“岛礁工程建设与关键技术”、“岩土力学与工程前沿技术”等 8个议题,安排了25个高水平学术报告和3场研究生论坛。会议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盛况空前,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她同时强调,大会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部署,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文件精神,在总会的统一部署下,创新CHINA ROCK 2023 组织形式,设置中心会场+卫星会场,将高校研究生、本科生等未来科技工作者带到科技最前沿。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钟飞健致欢迎词,他对出席本次会议的院士、专家学者及参会代表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对长期以来支持和关心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发展的领导和专家学者们表示感谢!他表示,通过本次大会,将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岩土力学与工程的发展,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也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岩土力学界的前沿研究成果和重大工程技术创新,力争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李晓研究员在致辞时充分肯定了红层工程分会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与地方经济建设上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他强调,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劲的区域之一,在全球大湾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次大会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聚焦岩土力学与重大工程”为主题,主题鲜明,报告丰富,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充分体现了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必将为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快速发展!

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张勇在致辞中表示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是推动广州地区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联盟的发起单位。本次大会采取中心会场+卫星会场的创新模式,是践行党中央对科技社团提出的“哪里有科技工作者,科协工作就做到哪里;哪里科技工作者密集,科协组织就建到哪里”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文件精神的实际行动。他强调,粤港澳大湾区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向岩土力学学术界和工程界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本次大会的召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与会专家贡献智慧,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大会开幕式后,中国工程院李焯芬院士、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副主席李焯芬作了题为“地下工程、岩体分类与支护系统”的主旨报告;中国科学院彭建兵院士作了题为“水与灾害”的主旨报告;中山大学周翠英教授作了题为“红层灾变防控基础研究思考”的主旨报告;香港大学岳中琦教授作了题为“风化花岗岩土制造水泥混凝土的创新研究“的主旨报告;澳门大学阮家荣教授作了题为“宽度贝叶斯学习与特征融合宽度学习及其在灾害防治”的主旨报告。随后,广东省交通集团副总工程师李卫民、全国勘察设计大师丘建金、西南交通大学程谦恭教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马凤山研究员、中国矿业大学李文平教授、广东省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总工程师陈越、广州大学林本海教授、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史海欧、广州轨道交通盾构技术研究所所长钟长平等围绕高速公路改扩建、红层特性与灾变控制、深基坑工程与基础工程设计、海底隧道设计与制造技术等作了大会特邀报告。闭幕式环节香港科技大学张利民作了题为“2023年9月世纪暴雨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影响评价”的主旨报告;墨尔本大学张立海教授作了题为“地质界面的微尺度接触机制”的主旨报告;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杨光华正高级工程师作了题为“深基坑支护几个问题的研究”的主旨报告;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汪稔研究员作了题为“岛礁工程建设启示录”的主旨报告。此外,还有张挺、李长冬、柯洪、周锡武、钟志彬、高科等中青年学者作了学术报告。报告过程中学术氛围浓厚,提问环节,院士与报告人的互动启发性强。

21日晚,大会在三个会场同步进行了主题为“新型混凝土材料技术与低碳、智能发展”、“岩土工程质量和安全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和“装配式建筑及智能建造技术”的专题报告与研究生论坛。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55 位专家学者和140 名研究生参会。

22日下午,大会圆满结束。

(交通与土木建筑学院)

邮编:528225

地址:江湾校区——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江湾一路18号

          仙溪校区——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广云路33号

          河滨校区——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河滨路5号

关注我们  (欢迎投稿)

  • JN江南官微

  • JN江南视频号

  • JN江南南方号

  • JN江南强国号

  • JN江南易班

  • JN江南青年

  • Copyright JN江南官方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版网站试运行中,如您发现问题请联系我们xchb@fosu.edu.cn,感谢您的关注!

  • 数字校园

  • 电子邮件

  • 图书馆

  • 讲座预告

  •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