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上午,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在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组织召开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推进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国务院国资委党组书记、主任郝鹏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其他部委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主持。大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我校参加了广东省教育厅分会场线上会议。
会上,翁铁慧副部长宣读了首批18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和首批4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名单,怀进鹏部长和郝鹏主任为现场参会的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授牌。首批4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分别落户北京市、上海市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佛山市、东莞市,其中,粤港澳大湾区(佛山)先进制造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申报,佛山市人民政府对申报与建设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
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是国家深化工程硕博士培养体系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研究院新载体加快培养卓越工程师,打造区域性工程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佛科院作为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佛山)的建设单位,全力建设基地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次基地作为建设主体为研究院奠定了坚实基础,研究院落户是上级对佛科院人才培养的高度认可,将有力支撑学校申博、改大更名和学科影响力提升建设工程。
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佛山)简介: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佛山)(下称“佛山基地”)成立于2015年,由广东省教育厅、佛山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内首个由政府建设的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开放基地。2022年9月,佛山基地获授牌为全国首批4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之一。基地以“1(中心)+N(高校)+N(企业)”模式运行,中心设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是基地日常管理机构。在政府专项招生计划、财政资金等保障下,以“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企业里”的培养理念,25所省内外高校、139家佛山企业通过基地平台联合培养工程硕士、博士1637人,形成了“政府征题、企业出题、基地审题、高校接题、导师解题、学生答题”工程实践教学方式,解决了当前工程类研究生专业实践环节薄弱、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为佛山先进制造业培养输送卓越工程师和输入自主创新智力。
7年来,在省、市政府的组织领导与强力保障下,基地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研究生对基地满意率高于全国同类调查的13.1%,企业对基地满意率高达87.4%。开放基地与校级基地研究生相比,人均专利成果多产出1.1件;开放基地与非基地研究生相比,人均专利成果多2.4件。研究生通过开放基地工程实践,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明显提高,职业能力得到锻炼,职业竞争力强,涌现出“全国工程专业硕士实习实践优秀个人”朱振武、“为浩迪公司项目创收200万元”的袁楷峰等创新创业标兵。开放基地与校级基地研究生相比,就业选择人均多3.1个、平均薪酬高20.3%;开放基地与非基地研究生相比,就业选择人均多5.7个、平均薪酬高41.3%。职业成长速度快,有近1/3已成长为企业一线研发骨干,约30%的研究生留在联合培养企业并成长为研发骨干,极大缓解了企业创新发展“人才荒”,实现了人才引育结合,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参与联合培养的积极性。通过基地桥梁,校企形成产学研合作,97名高校导师为企业开发产品106个,双方共同获得发明专利177件、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8项,解决企业紧缺技术问题103个,极大的缓解了企业创新发展“技术荒”,向企业转让专利成果13件,助力8家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师生在佛山创办企业8家,联合培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输入了智力资源。基地创新培养模式与实践荣获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党建育人模式与实践荣获首届广东省党建主题教育大赛三等奖,并多次在全国性研究生教育会议上作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经验介绍,《中国教育报》、《南方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佛山基地特色育人模式与成效。
(研究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