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2019年会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召开
发表时间:2019-10-31
10月25日至27日,中国文学研究与教学七十年暨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2019年会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仙溪校区召开,会议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和佛山岭南文化研究院承办。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曾峥教授看望了与会全体代表,对年会在我校召开表示祝贺。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会长、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蒋述卓教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长郝志峰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省内的中大、暨大、华师、广大、深大等各高校的专家、学者共90余人参加会议。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程国赋教授代表主办单位主持开幕式。
蒋述卓对佛科院主动承办一年一度的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年会,用实际行动支持学会的工作表示感谢,也祝愿学校越办越好,顺利实现更名大学、博士学位授权资格申报获得成功。
郝志峰代表学校对参加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办学情况和近年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他希望以承办此次年会为契机,加强与省内各兄弟高校交流联系,凝聚力量进一步推进相关学科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
此次会议围绕中国文学研究七十年和中国文学教学七十年两部分展开,以上午场的大会发言与下午场的分组讨论两种形式进行。讨论的主要议题有:“中国文学研究七十年:理论与方法”、“中国文学研究七十年:对象·边界与疆域”、“中国文学研究七十年:作家与作品”、“广东文学七十年”、“广东学人研究与个人学术史”、“国家社科基金、科研课题成果推介”、“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等。
上午场的大会发言分别由华南师范大学柯汉琳教授、中国古代文学学会长阮国华主持,由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彭玉平教授、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江冰教授发表评议。暨南大学蒋述卓教授首先对70年来中国文艺理论在理论话语的选择与建构、思维与方法、学科边界的扩容、学科史书写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性的概括发言,并对它们在中国文艺理论史上的贡献与不足进行分析与评价。暨南大学刘绍瑾教授、赵静蓉教授,陶原珂研究员,古远清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马茂军教授,岭南师范学院张应斌教授,广州大学吴晟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张宁教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巫小黎教授,岭南师范学院刘惠卿教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佘爱春教授分别就七十年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热潮、新文学传统研究70年、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历代古文选本整理及研究、《红杏山房集》研究、袁枚性灵诗视野下的江西诗学、文学研究新动向、回忆《艳阳天》、《骆驼祥子》新解、中国文学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新文科·新师范·老专业·新内涵”的改革思路等作精彩交流发言。下午场的分组讨论中,代表们踊跃发言,李婵娟教授、王燕子教授、闫开振教授等新见迭出,不时有激烈的思想碰撞。
会议闭幕式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韦器闳主持。程国赋教授在总结中充分肯定此次会议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讨论的53篇论文中不少水平较高且青年学者占比例高等特点,并提出今后会议形式应进一步多样化,重大项目申报可作为交流、经验的分享,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推动青年教师的成长以及应重视如何促进广东省高校进一步融合发展等期望。
据悉,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2020年会将在广东财经大学召开。
(人文与教育学院 佛山岭南文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