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由广东省学位委员会主办,佛科院承办的广东省产教融合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暨项目对接洽谈大会在佛山举行。佛山市副市长俞进,教育部研究生司培养处处长郝彤亮,佛科院党委书记曾峥,佛科院校长、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佛山)(以下简称佛山基地)主任郝志峰,全国工程教指委副主任张淑林、副秘书长张伟,广东省学位办主任欧阳谦,佛山市教育局局长商学兵,南庄镇党委委员温冬等有关领导出席大会,并为佛山基地创新培养示范点——佛山博士创新梦工场进行揭牌。佛科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院长,来自全省29所高校、佛山基地21家企业代表共2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欧阳谦主持。
此次会议是为了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求,总结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经验,展示产教融合联合培养研究生成果,进一步深化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36家佛山企业提供了534项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通过对接洽谈共有172个项目确定为2018年佛山基地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广东省教育厅以此为准下达研究生联合培养专项招生计划,由对接成功的高校、企业共同完成招生、复试、培养等全过程。
俞进指出,佛山是一个制造业大市,非常需要产教融合人才能够对接企业的需求和产业升级。佛山基地为企业、高校搭建了沟通的桥梁,对佛科院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服务地方创新驱动发展、精准对接地方重点战略需求意义重大。她希望能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将佛山基地打造成为面向区域产业的、可复制推广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地方和企业培养、聚集更多高层次应用创新型人才,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智力支撑。
郝彤亮为大会作了有关全国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报告,介绍了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现状以及今后改革思路。他充分肯定了广东面向区域产业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做法,对佛山基地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给予了高度赞赏。并希望省市进一步协同推进佛山基地建设,逐步开放省外高校进驻佛山基地参与研究生联合培养,进一步提高基地服务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能力。
曾峥指出,佛科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自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以来,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推进科研平台建设、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软科发布的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学校排名提升了126位。曾峥表示,当前我校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进入关键阶段,高水平研究生教育是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核心内涵与关键指标,学校将以佛山基地“高校+中心+示范点”模式为依托,通过“根植产业、服务产业、引领产业”,充分融合研究生教育与佛山产业,全面带动研究生培养改革,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培养高级工程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郝志峰向与会嘉宾汇报了佛山基地建设情况。他提出要借助“全球家佛山造”的契机,通过佛山基地的建设,创建政府引导、校企协同,全流程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架起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对接佛山企业的天桥,形成校、企深度融合创新生态链。目前,环佛科院创新圈正在形成,它将充分利用佛山制造业综合优势,提高佛山基地人才培养质量以及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推进佛山基地产教融合可持续发展,将佛山基地建设成为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开放基地。
在曾峥、郝志峰陪同下,与会领导以及其他高校参会代表参观了佛山基地建设成果展,佛山博士创新梦工场、佛山基地创新培养示范点。全国工程教指委副主任张淑林、副秘书长张伟分别介绍了工程教指委2018年工作重点、工程硕士培养改革动态,并与部分参会代表进行了座谈。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东莞基地、中山基地也交流了各自做法,来自佛山基地的研究生代表和企业导师代表分享了研究生联合培养体会。来自全省各高校近百名导师参加了下午的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对接洽谈会。
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佛山)是省市共建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致力于校、企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人才,是实施佛山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佛科院作为佛山基地中心挂靠单位,在广东省教育厅、佛山市政府领导下,全力做好基地日常管理工作。佛山基地自2015年成立以来,紧密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探索形成“政府引领、校企协同、产教融合”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基于项目对接、人才培养与科技成果相结合的基地运行新机制。3年来,参与基地联合培养高校12所,进驻基地高新技术企业45家,联合培养研究生337人,申请专利80余件,高校导师、研究生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30多项。
(宣传部)
Copyright JN江南官方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版网站试运行中,如您发现问题请联系我们xchb@fosu.edu.cn,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