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江南·(官方)官网入口-江南 SPORTS

JN江南·(官方)官网入口-江南 SPORTS

研究生培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培养 - 正文

研究生培养

发布时间:2024-10-09

一、研究生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

全日制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规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新一代电 子信息技术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熟练阅读本工程领域的国内外科技资料及文献,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 业素养、知识产权知识与应用能力、品行端正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2、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全日制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年限一般为 3 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延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一年,在延长学习年限后仍不能 完成学业者,按结束学业处理。

1. 全日制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采用课程学习、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2. 全日制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时间为 1 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具有 2 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 6 个月,不具有 2 年企业工作经历的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 1 年。

3. 全日制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实行双导师制,学位论文采取导师与学科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学分要求及课程设置

总学分为 32 学分,其中学位课 15 学分,非学位课 6 学分,必修环节 11 学分。

 

 

 

课程

性质

 

 

课程

编号

 

课程

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开课部门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

位课

2175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6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必修

21400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2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必修

265003

工程伦理

18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必修

217001

高级综合英语

48

 

3

人文与教育学院

考试

必修

 

高级工程数学

32

 

2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考试

必修

 

随机过程

32

 

2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考试

必修

 

 

 

 

 

 

 

 

 

专业学位课

 

现代信号处理技术

32

 

2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考试

必修

 

集成电路原理及设计技术

32

 

2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考试

必修

 

 

 

 

 

 

 

 

 

 

 

 

非学位课

 

通信理论与系统

32

 

2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考查

 

 

 

 

 

 

总学

分不

少于6学

 

EDA电路设计技术

32

 

2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考查

 

新一代电子信息器件及柔性电子技术

 

32

 

 

2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考查

 

新型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32

 

2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考查

 

北斗系统及5G应用领域研究

32

 

2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考查

 

现代信息理论基础

32

 

2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考查

 

数字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

32

 

2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考查

 

企业工业物联网及数字化改造技术

32

 

2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考查

252058

创新创业活动

32

 

2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考查

 

 

电子技术

 

40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考查

学科预备课程

 

 

通信原理

 

40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考查

学科预备课程





必修环节

205026

科技论文写作

16

 

1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考查

必修

216001

信息检索与知识产

16

 

1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考查

必修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领域专题

16

 

1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考查

必修

 

实践环节

 

 

6

3-4学期

导师组

考查

必修

217017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

 

 

1

 

导师组

考查

必修

205028

学术活动

 

 

1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考查

必修


 

4、必修环节及要求

必修环节是指获取学位所必修的公共课程、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实践活动、学术活动等,计入总学分。

1)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

文献阅读一般从第二学期开始,导师应根据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安排文献资料阅读。每个研究生的文献阅读总量,一般不应少于
30 篇。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应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开题报告需在一定范围内公开答辩,原则上在第三个学期内完成。

文献阅读和开题报告经考核合格者,取得 1 学分。

2)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以企业实习为主要方式,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具有 2 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 6 个月,不具有 2 年企业工作经历的 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 1 年。实践环节由学生所属学院的导师组统一安排,研究生在实践活动前,按照学校要求提出申请,结束后提交由企业单位或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的书面实习报告,并经学院审查通过后,取得 6 学分。

3)学术活动

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听 8 次以上学术报告,做一次 1 小时以上的学术报告,成立考核小组,对该环节进行审定合格者,取得 1 分。

4)科研成果(不计学分)

正常毕业硕士研究生在申请硕士学位之前,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的科研成果,具体以学院相关文件要求为准。

申请提前答辩需同时满足条件以下条件

1)申请人的课程成绩达到优良(85分及以上)。

2)研究生申请提前答辩必须经导师同意,所在学院审核批准,学位论文由研究生学院匿名送
3 名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专家评阅,所有评阅成绩为A

3)提前毕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年。

4)发表或授权中文核心期刊、EI期刊、SCI期刊、CCF A/B类期刊或发明专 2 篇(项)。

上述研究成果均须以佛山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为独立完成者或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的,视同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5、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来自于电子信息(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实践,并与学生科研工作联系紧密,要求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

2)论文的工作程序至少应包括开题、中期检查、答辩等过程。其中,论文自开题后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应少于 1 年。

3)学位论文字数应不少于 2 万字。学位论文要求,按国家有关制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执行。学位论文书写格式的具体要求,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4)论文应有 3 位或以上专家评阅,其中校外专家不少于 2/3 。答辩委员会应由 5 名或以上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一般为硕士生导师,外单位相关学科专家不少于 1 人。

5)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学位课、非学位课、必修环节),获得相应学分,并满足前述科研成果要求。答辩组织工作由学位授权点管理单位负责。

6)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答辩的情况,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需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报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

7)通过课程考试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硕士专业学位。

6、其他要求

其他未尽事宜以学校相关通知文件为准。

注:跨专业考生,必须选修学科预备课程 2 门,但不计学分,选修学科预备课程按照我校本科选课办法执行,学科预备课考核不合格视同研究生课程考核不合格。

 

 

二、研究生培养基地(暂无相关信息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