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佛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邀请,5月19日下午,中国中文信息学会(CIPS)自然语言生成与智能写作专委开展CIPS走进佛山活动。本次活动主题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机遇与挑战》。活动在佛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6楼会议室举行,并同步通过“粤视会”开放线上直播,现场约80名听众和政数局工作人员、佛科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线上参加了会议。本次活动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李学坚局长、杨沐昀教授共同主持。
专委会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赵铁军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陈科海博士、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齐浩亮教授作为主题报告。专委会秘书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杨沐昀教授参加了本次活动。
报告会上,杨沐昀教授介绍了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自然语言生成与智能写作专业委员会,专委会致力于推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文本生成、机器翻译和智能写作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接下来,赵铁军教授介绍了从神经网络到大语言模型的发展历程及对大模型的未来展望,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人工智能已发展到类人智能阶段,而大型语言模型的出现,推动人工智能进入向人工智体发展的新阶段。
陈科海博士则讲述了生成式预训练大模型的关键技术,通过不同模型的对比,讲述生成式训练大模型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及其重要性,探讨了这些技术对人工智能应用前景的影响,以及这些技术如何推动人工智能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方向发展。
最后,齐浩亮教授从“人工智能时代–大模型的机遇与挑战”方面切入讲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简史与大模型落地于政务领域的应用场景,对大模型如何融入政府工作体系,帮助政府部门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为公众带来更好的体验和福利进行了说明,展示了在人工智能时代浪潮中大模型对政府工作的重要性。
在互动环节,与会者提出了大模型时代的问题,杨沐昀教授进行详细分析、耐心解答。本次专委会走进佛山活动,有助于提高政府部门、佛科院学生对大模型的理解和认识,拓宽研究思路、应用领域,对提升科研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附讲者简历:
赵铁军,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工大语言语音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学术兼职: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自然语言生成与智能写作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自然语言处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文信息学报》编委。近5年来主持和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等5项,曾获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18–2021)。近5年来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4部。
陈科海,博士,助理教授,入选2022年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主要学术兼职:担任人工智能顶级会议AAAI–2021和AAAI–2022资深程序委员、自然语言处理国际顶级会议ACL–2022和AACL–IJCNLP机器翻译领域共同主席。获2020年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在ACL、ICLR、EMNLP、AAAI、TPAMI、TASLP、TFS等国际会议和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齐浩亮,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自然语言处理,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国防特色学科学科带头人、担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曾任黑龙江省欧美同学会理事,黑龙江省语言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曾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黑龙江省教学新秀、黑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防基础研究项目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