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我院数学教育教学质量以及进一步培养数学教育硕士,在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南海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科所所长兼初中数学教研员董磊老师的带领下,我院19数学教育硕士,于2020年12月11日下午14:15到石门实验学校参加南海区初中数学“课型研究”的课例研讨活动。本次研讨活动由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南海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佛山市南海区石门实验学校承办,旨在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引领下,以同课异构的形式落实课型研究成果。与会人员还有区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及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和各校的代表青年骨干教师。
活动第一个环节是同课异构课例展示。课题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平行线的性质》,授课老师分别是石门实验学校的柏老师和南海实验中学的张漫漫老师。柏老师的课条理清晰,一上课就准确地提出“为什么要证明?”“证明什么?”“如何证明?”这三个问题,与本节课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同时,柏老师以一棵树设喻,形象生动地展示从公理、基本事实一步一步发展成为各个定理、推论等分支。整节课节奏清晰,小结环节总结证明步骤,清晰明了。
张老师的课则是另外一种教学风格,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直接了当,开门见山。整节课过程很流畅,张老师的教学艺术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言表达精练准确。学生和在场的老师都沉浸在张老师的课堂中,如痴如醉。
休息十分钟后进入第二个环节是分组研讨并交流点评课例展示。本环节是将参会的各地区老师,按照不同镇或街道进行分组,共同讨论点评上述的两个课例以及思考“原理课”这一课型教学。19级数学教育硕士也加入其中,大部分同学是加入到桂城街道的学校老师团队进行讨论。整个讨论过程十分热烈,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此过程中,即进行了文化、思维的交流碰撞,也结识了很多一线数学教师,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
最后一个环节是董磊所长点评总结。董所长首先对两位老师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和肯定,也提出了相应提出一些建议。对于柏老师,引入部分回顾了八个基本事实有点多,八个基本事实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对本节课没有起任何作用的,建议这部分再斟酌,精心设计一下。对于张老师的课,建议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环节,教师提出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指令指向不明确,小组合作交流什么,没有说清楚。最后,董所长发表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本节课的新知识是证明,学习规范的证明方法。所以这节课不是典型的原理课,而是属于习题课。题目应该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而不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董所还简单介绍了他们团队研究的五大类课型,分别是概念课、原理课、习题课、复习课以及试卷评讲课。希望旨在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下,进一步提升我区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培育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品牌。
观“同课异构”,品“课型研究成果”。一下午的活动,我院的19数学教育硕士受益匪浅。在我院培养下,相信我院研究生的教研之路将走得更远、更广、更深。
(数学与大数据学院供稿)
Copyright © 2018 人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